• banner
  • banner
  • banner
  • banner
 

 
標題
〈東洋法說〉海外市場擺脫疫情衝擊 下半年營運回溫
內容

東洋16日舉行線上法說,展望後市,總經理施俊良表示,下半年海外市場有望擺脫疫情影響,營運逐步回升,國內市場則是醫療保健業務會增加醫材新品,整體營運不看淡。

施俊良提到,東南亞疫情嚴峻,上半年業績受到衝擊,其中,越南多項政府招標案遞延,預期下半年業績可追上;泰國當地雖然健保藥價大幅調整,業績增幅放緩,但在調整營運體質下,營收將回溫。

其他地區方面,東洋預期,墨西哥等中南美地區預計年底前,會有少許業績貢獻,未來將逐步擴大,南韓與印尼明年將開始有營收貢獻,土耳其則是後年會開始銷售產品。

施俊良強調,布局海外市場優勢在於可擴大經濟規模,與國際大廠洽談授權時,會有效大的效益,不過海外市場需要長時間布局,待產品陸續出貨後,營運會慢慢顯現,海外市場若沒有太大變化,下半年將優於上半年。

其他新藥開發方面,東洋開發的困難學名藥LipoAB,由於試驗地點位在疫情嚴峻的印度,目前正在等待臨床試驗結果,目標維持今年上半年進入市場,或是延宕至明年底。

東洋與美時的藥品經銷協議,遭公平會裁罰2.2億元,施俊良表示,已進入高等行政法院審議,需耗時一年的時間,但無論結果如何,被判敗訴的廠商仍會再上訴,完全定案至少要2-3年。

施俊良補充,由於公平會重罰案的藥品,仍在越南與泰國販售,有望彌補國內銷售缺口,對短中長期營收衝擊小。

東洋第二季稅後純益3188萬元,季減84.3%、年減82.82%,每股純益0.13 元;上半年稅後純益2.35億元,年減 46.5%,每股純益0.95元。

新冠疫苗代工充填將依約出貨 毛利率上看6成
總經理施俊良表示,與高端簽署的新冠疫苗委託代工合約,將依照時程製造與出貨,產品毛利率與整體平均相當,法人估,新冠疫苗毛利率可望超過6成,有望支撐營運表現。

東洋今年中與高端完成新冠疫苗代工充填合約,施俊良指出,疫苗將依照合約約定進行製造與出貨,不過疫苗只有執行後段的充填,且屬於企業責任,疫苗營收貢獻占比小。

流感疫苗方面,財務長張國江指出,今年公費流感疫苗取得89萬劑,數量與得標金額都較去年成長逾6成,預計今年第四季會開始有營收貢獻。

此外,東洋流感疫苗為國內唯一透過細胞培技術,預期在新冠疫情持續蔓延下,除了公費疫苗外,自費疫苗需求量有望同步增加,目前已與原廠爭取更多疫苗,可望帶動下半年營運進一步擴大。

公費流感疫苗今年總採購量約633萬劑,東洋取得89萬劑、得標金額為2.15億元,得標比重從去年的9%攀升至14%;其他得標廠包括國光生與外商賽諾菲,得標比重與去年相當,分別近60%、28%。



►資料來源: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704319?exp=a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704304?exp=a
出處 鉅亨網/沈筱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