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
  • banner
  • banner
  • banner
 

 
標題
巴氏症患用藥劑量大 更有藝術創意
內容 巴金森氏症雖然是退化性神經性疾病,不過以色列最新研究卻發現,患者往往比同年齡健康的人更具創意、藝術表現更好,且用藥劑量較高的人創意程度會比用藥劑量較低的人來得高。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神經醫學年報」期刊(Annals of Neurology)。

研究作者里芙卡‧英萊爾寶格教授表示,根據臨床觀察,許多巴金森氏症患者雖然行動能力受限,但對藝術卻有極大興趣,且都很有創意,也喜歡有創意的東西。因為觀察到這樣的現象,因此就想要進行這一方面的研究。

研究人員以二十七名巴金森氏症患者為研究對象,這些巴金森氏症患者都在服用治療巴金森氏症藥物,研究人員再以二十七名健康、教育程度相當者為對照組,針對兩組人進行一連串測試。結果顯示,巴金森氏症患者回答問題時,答案更有原創性、更有創意,且詮釋答案時,思考也更為周全。

巴金森氏症患者大腦缺乏多巴胺,因此肢體容易顫抖,肢體動作也很不協調。治療時多半使用人工合成多巴胺前驅物或多巴胺受體驅動劑等藥物。研究人員進一步將巴金森氏症患者依用藥劑量多寡分成兩組,結果發現,用藥劑量越高的患者,越有創意。

英萊爾寶格教授指出,很多巴金森氏症患者因行動能力受到限制而感覺自己受到孤立,如果可以讓這些患者發揮創意、進行藝術創作,並有人願意幫他們開畫展,相信患者就會更願意表現自己,社交孤立狀況也會改善不少。
出處 台灣新生報/蘇湘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