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史丹佛學者建議 「台灣轉型高毛利率生技業」
內容
生技展明天將開跑,今(22)天搶先舉行生技月座談,史丹佛大學名譽教授Peter Fitzgerald獲邀致詞時指出,生技產業是高毛利率的產業,台灣應該逐步放下代工產業,轉型到高毛利率產業發展,進行人才培育,只要心態跟思維改變,台灣很適合搭上全球生技產業的列車。
受邀生技月媒體座談會的BioCentry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David Flores也認為,台灣生技產業現在正在轉變,生技產業研發藥品的業者未來要思考怎麼樣教育市場。
國內生技產業最大盛事「Bio Taiwan 2015台灣生技月」明天將登場,今年先舉行展前座談會外,今年生技展還會推出亞洲生技商機高峰論壇、兩岸生醫產業合作論壇、媒合會、午餐會、展會,預計將邀請超過60家國外公司參與活動。
中華民國生物產業發展協會秘書長黃博輝指出,國內過去發展代工產業,現在面對中國代工市場興起後,台灣必須要急速轉型,生技業是一個很好的產業,不過,生技業的發展模式跟過去的代工模式完全不同,是一個非常創新,很多時候都要「燒錢」,政策的培育、廠商的決心都相當重要,長期才能朝著毛利率較高的生技產業前進。
David Flores表示,過去發展方式是藥廠要把產品好處、使用方式等告訴醫生,因為醫生也沒有辦法了解所有的藥品,所以藥廠有必要教會醫生推出的是什麼產品、怎麼使用、功效,未來也必須把這套方式用來教育一般民眾。
David Flores進一步指出,不管是美國還是歐洲等先進國家,都是由國家來管理公共衛生,保護民眾不受傷害,讓民眾更健康,重大疾病獲得治療。現在的生技產業發展另一個方向會朝向預防醫學,所以未來病人也會積極預防自己身體不要生病,這樣已經是一個新的趨勢。
學者:注意生態系統 接軌世界
史丹佛醫學院教授費茲傑羅(Peter Fitzgerald)昨(22)日來台參加生技商機高峰論壇,他指出,台灣發展生技需要注意「生態系統」,才能與世界接軌。
費茲傑羅為是心導管手術專家、工程學專家,多年來在台灣醫材與創新技術方面有許多貢獻。他曾在舊金山灣區創立18家醫材公司,協助12家轉型成醫材大廠,累積許多經驗與財富。他說,將用畢生精力協助台灣生技業。
他表示,產業興衰與生態系統緊密相關,生態系統是指產品應能順應趨勢,推出最好也最能符合時代的功能與特色。他以打棒球為例,一場球賽通常要更換好幾個投手,產品的價值鏈也是如此。
他說,早年Sony推出Walkman播放器時,風靡一時;20年後蘋果iPod推出後,就改寫另一個時代。Sony就是因為沒有注意到生態系統,才會被取代。
出處
聯合晚報/黃淑惠.經濟日報/黃文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