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
  • banner
  • banner
  • banner
 

 
標題
不只是富二代 更要當創一代
內容 高富帥的企業第2代娶了國內大集團的白富美長孫女,然後自己創業有成,還推升公司順利上市,這好像是偶像劇才有的劇情,卻在真實的生活上演,目前在興櫃還維持百元以上高價的保瑞(6472)董事長盛保熙,就正是這故事的主角。

人生勝利組創業專家
在業界盛董的知名度遠比保瑞大多了,除了盛董的人生勝利組背景本身就是鎂光燈的焦點,他數次創業的故事更被人津津樂道,才40出頭的他不但已經有多次創業成功的經驗,更特別的是還是在不同的領域,最初在台灣打造彩妝品牌HardCandy,被國際聞名的LV集團收購,後來又代理美商保養品牌Kiehls,又經營的有聲有色,只可惜母廠被萊雅買下,在談後就把台灣的代理商也一併收購,就連自創美容工具品牌「修美人」,也被德國刀具名牌WMF看上,又以高價收購。

但這些成功的例子並不是盛董最為人知的創業經歷,創立麻吉娛樂經紀與『得藝國際媒體股份有限公司』跨足娛樂業,還拍了3部前進好萊塢的電影,這麼多采多姿的經歷,讓他成為鎂光燈的焦點。

盛董的創業產業琳瑯滿目,看似又無密切的關連,相信大家都很好奇,莫非盛董是全才嗎?怎麼什麼都懂,他回答我們,其實產業雖天差地遠,但創業成功關鍵都一樣,就是找出市場的需求,他笑稱可能一回來就是做業務的工作,所以對於社會需求觀察十分敏銳,而這個天分從小就開始養成,由於很早就跟母親移民到美國,每逢寒暑假總是做空中飛人,每次從台灣回到美國,鄰居好友總是託他買東買西,有一次回美國的時候滿滿的皮箱都是別人託帶的東西,他靈機一動想到竟然台灣的產品在美國那麼有市場,為什麼不乾脆成立一家公司專門代理進口,17歲就開始了他人生第一次創業,就連大家認為大異其趣的娛樂經紀,他也用供需的原理說明,台灣的確在嘻哈音樂上的需求並未被滿足,所以他大膽投資。
 
 
但雖然前幾次的創業都能高價出脫,但這並非是他創業的初衷,就像代理的業務表面上看來獲利頗豐,但品牌尚未成功前要承擔風險,成功後又被原廠收回,自己無法主導全局,因此他開始想掌握一個上下游一條龍自己都能控制的產業,最後回到自己最熟悉的製藥業。

回歸製藥本行找出利基
因為盛董家族本來就是國內西藥代理前3名的和安行,從小就耳濡目染,但家傳的事業就是代理為主,與他的想法不同,所以他開始創業這條路,第一當然就是定位,新藥的風險大、投資金額也大,而盛董說他創業有個習慣,就是自己一定要掌握半數以上的主導權,因為在他豐富的經驗中,看到太多的公司失敗的主因就是多頭馬車、無所適從,他認為權責一定要清楚,所以他勇敢肩負公司的成敗責任,但也要掌握絕對的控制權,如此一來需要大筆資金的新藥研發,就被他排除在外,而學名藥雖然可以穩健獲利,但爆發性不足,也很難打進國際市場,與他要把自己的藥品以自己的品牌打進國際的想法不同,所以他決定選定劑型改良為主要發展方向,接著就是選題了,止痛藥是全球最大的市場之一,其中癌症的止痛藥又是其中附加價值最高的,目前已研發BSAT-1301的疼痛治療藥,為針對急性疼痛市場開發之專利技術劑型,希望能在明年完成3期臨床試驗,為公司最具指標性的產品。除了這項產品外,公司堅持以藥物傳輸技術平台的開發為核心,目前陸續進行開發中樞神經深度領域,針對帕金森氏症及失智症專利劑型用藥,希望未來也能開花結果。

有了方向後要完成一條龍一定要有自己的藥廠,所以公司自2007創立後就不斷在找併購的對象,適逢多年合作夥伴日本Eisai台灣子公司衛采製藥的台南廠,由於衛采的策略調整,已在尋找合適的買家,雙方雖然一拍即合,但日本人做事實在謹慎,一直到2012年才正式取得台南廠,他回憶當時他進到工廠跟員工說的第一句話就是,非常感謝衛采台南廠的員工,肯接受一個在美國生長,連台語都不會說的俗稱ABC的新老闆。
 
 
其實盛董跟我們說他的老闆哲學,很多都是取經至自己父親,當年父親臥病在床的一年,他隨伺在測,父親傳授他許多當老闆的哲學,包括財務是公司的心臟,要了解一間公司就先了解他的財報。業務是公司的命脈,沒有業務一切都是空談。員工是幫老闆賺錢,不是老闆給員工工作,而每個員工背後都是一個家庭,如何善待他們才是公司延續的不二法門,凡此總總都成為他治理公司的金玉良言,奉之為圭臬。

獨特的管理哲學
剛開始的確充滿挑戰,日本廠的特色是品質高人一等,但由於是終身聘用制管理模式,也是由上到下一個人做主,靈活性較欠缺,所以他一進公司就引進美式的管理風格,分拆很多小組,小組長直接授權,然後他每週都會下去直接跟員工對談,一季開一次全工廠大會,150名員工暢所欲言,什麼都可以問,直接跟老闆溝通,他表示一開始員工都很不能適應,開會過程大家也扭扭捏捏、欲言又止,經過這些年的調整後,大家都能提出有建設性的建議,但增加公司的彈性,他自豪的說這是美式管理、日式品牌、台式效率的完美結合。

由於台南廠本身就有多張藥證與訂單,所以公司很快就進入獲利的階段,有了這個成功經驗,他又買下老字號的聯邦藥廠,取得高達185張藥證,近期更把聯邦的蘆洲廠處分,將資源結合到台南廠來,產能利用率大幅提高,而取得4.2億的資金,更可以用於新藥研發以及提升台南廠的規格,他希望能在短期內完成FDA的查廠,讓台南廠具有國際化的能力。

【撰文/莊正賢】【摘錄自《萬寶週刊》1138期】
 
出處 萬寶周刊/莊正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