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
  • banner
  • banner
  • banner
 

 
標題
TPP利多 學名藥最知道
內容 跨太平洋夥伴協定 (TPP)5日達成協議,是美國總統歐巴馬重要政策。對於生技業的影響,國內法人認為,以外銷海外市場的角度來看,學名藥、新藥研發都是好消息,國內市場雖然也會面對國外藥廠進軍,不過以用藥比重來看,國內藥品市場相對小,長期來看反而是利多於弊。

業界還是認為,以市場的角度來看,全球生技產業的銷售金額2014年達1兆美元,美國就占了35%,日本居次、中國大陸第三,所以TPP的關稅優惠,對於生技業者來說是一大喜訊。

另外,這次TPP一直卡住還是在於縮短專利藥的保護年限,業界認為,縮短保護年線,有助於學名藥搶攻專利藥的市場商機,國內的東洋(4105)、南光(1752)、美時(1795)、中化(1701)等學名藥的長期營運也會受惠。

今天學名藥當中,又以南光股價表現最為強勁,該公司今年外銷動能強勁,該公司目前正力拚第4季取得首張美國學名藥證,受惠於營運面可望傳喜訊,南光今天盤中一度最高來到49.4元,漲幅達6.9%。

對於新藥、專利藥研發的部分,法人認為,國內的新藥研發都還在解盲階段,即便長期縮短新藥研發的保護年限,對於國內的新藥研發影響不大,反而是透過TPP 會享有各種關稅上的優惠,還有其他的保護措施,對於新藥研發也是長期性的利多,國內的原料藥指標大廠浩鼎(4174)、台微體(4152)、F-太景(4157)、基亞(3176)等12個亞太國家的貿易官員針對TPP協議進行磋商。

國內法人進一步分析,這次新藥專利保護仍沒有達成共識,國內目前還不是會員國,對於生技產業的影響還有限,不過,國內的業者,以學名藥優先受惠,由於美國是藥品使用量最大的區域、其次是日本及中國大陸,所以新藥研發最終也是要銷售,在各項關稅優惠下,對於新藥研發的業者也是加分效果。
出處 聯合晚報/黃淑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