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
  • banner
  • banner
  • banner
 

 
標題
陸推動健康中國 醫療類股飆漲
內容

大陸「十三五」期間,「健康中國」政策將成為重點施政目標,有關醫療健康產業可望突破10兆元人民幣(下同)市場規模。受消息面利多激勵,醫療類股23日股價大漲,逾40檔個股收漲停。

證券日報報導,繼2012年中共「十八大」提出建設「美麗中國」之後,如今「健康中國」政策也呼之欲出。報導稱,「健康中國」可望寫入中共中央相關文件。

市場人士指出,隨著「健康中國」策略的實施,「十三五」期間圍繞大健康、大衛生與大醫學的醫療健康產業,可望突破10兆元市場規模。

從證券市場角度看,在推動「健康中國」策略規畫後,整個醫療衛生產業以及大健康產業,將進入蓬勃發展期。細分領域中的養老產業、醫療服務及互聯網醫療等為首的上市公司,將率先受益。

受此利多鼓舞,醫療類股及相關的概念族群23日都呈現長紅走勢。其中,醫療類股整體上漲4.36%,表現優於兩市大盤漲幅,178檔交易個股中,有169檔收紅,並有超過40檔個股漲停。

在相關概念股方面,PM2.5概念股漲幅最大,達7.81%,健康產業概念股漲幅6.78%居次;另外,包括獨家藥品、中藥、醫療器材、生物疫苗等,漲幅都超過4%,是市場的多頭指標。

報導指出,大陸的「健康中國」策略已醞釀多年,早在2007年中國科協年會上,時任大陸衛生部部長陳竺即公布「健康護小康,小康看健康」的3步驟策略。

2012年8月,大陸衛生部召集數百名專家討論,最後形成「健康中國2020」策略研究報告,提出到2020年,健全覆蓋城鄉民眾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落實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城鄉人民健康差異進一步縮小,國民健康水準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準。

出處 工商時報/吳瑞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