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淨化中醫藥市場 3標準發布
內容
中國國家標準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29日聯合發布「中藥方劑編碼規則及編碼」、「中藥編碼規則及編碼」和「中藥在供應鏈管理中的編碼與表示」等3項中醫藥國家標準,將於12月1日起實施。
中新社報導,大陸國家標準委副主任崔鋼在記者會指出,這三項標準的實施,標誌著中國將實施統一的中藥、中藥方劑、中藥供應鏈編碼體系。
「中藥方劑編碼規則及編碼」規定中藥方劑的分類與代碼結構,並對1089首中藥方劑進行分類編碼,適用於中藥方劑的臨床用藥、科研教學、統計和監督管理,以及中藥方劑、中藥處方、電子處方、電子病歷、中醫病歷等工作的信息處理、信息交換與互聯互通。
「中藥編碼規則及編碼」規定中藥的編碼規則,適用於中藥材、草藥、中藥飲片、中藥配方顆粒、中藥超微飲片、中藥超微配方顆粒的分類編碼,還可以用於中藥的生產經營、採購、儲藏、養護、科研教學、監督管理、中藥供應鏈(物流)、統計的信息處理、信息交換與互聯互通。
「中藥在供應鏈管理中的編碼與表示」規定中藥產品貿易項目、產地、單位、等級、生產日期、批次號、系列號、數量等產品標識內容信息的編碼與表示,適用於中藥供應鏈管理、監督管理流程中的信息處理和中藥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交換、處理與互聯互通。
崔鋼表示,該系列標準聚焦中醫藥傳承、創新與發展的前沿問題和重點領域,理清中醫藥傳承創新路徑方法,以加快中醫藥標準化、信息化、規範化進程。
特別在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方面,有利於推動中藥流通領域保障體系的構建,完善中藥質量認證體系和標識制度,建立健全中國中藥質量溯源體系,形成中藥質量倒追機制,有效監督和管理中醫藥市場,確保用藥安全。
崔鋼認為,三項標準的發布實施,將推動中國實現中藥方劑、中藥名稱、品種,及其規格「一名、一方、一物、一碼」,「以方統藥」,有效避免同方異名、異方同名、同物異名、異物同名等混淆現象。
崔鋼強調,新標準可防止中藥材、中藥飲片的以假充真、以劣充優,淨化中醫藥市場;同時也將為實現中國中醫藥事業的跨越式發展,推動「互聯網+中醫藥」服務,對提升中醫藥的國際化具有里程碑意義。
出處
聯合報/大陸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