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學名藥搶市 5年後全球用藥增30%
內容
全球醫藥顧問公司寰宇藥品資料管理(IMS Health)發布最新預測指出,未來5年全球藥物使用量將以年增3%至6%的幅度上揚,到2020年時,全球藥物使用將比現在增加30%,規模達1.3兆美元(約台幣43兆)。
造成全球用藥上升的原因包括昂貴新藥的問世、藥價上揚、人口老化以及開發中國家使用學名藥的增加。此外,在大批原廠藥的專利權到期後,便宜的學名藥搶進市場,為這股藥物潮推波助瀾。
這篇題為「2020年全球藥物使用:展望與意涵」的報告,列舉數個對全球使用藥物趨勢的觀察:
1.全球用藥金額逐年增加:到2020年,原廠藥、學名藥加上非處方藥的銷售總額可達1.4兆美元(約台幣46兆),比起今年將增加3490億美元,是2011至2015年增額1820億美元的近兩倍。不過這總額要減去900億美元的折扣和回饋。
2.開發中國家用藥趨勢:IMS醫療資訊研究院執行董事及報告作者之一的艾特肯說,中國大陸、印度、巴西、印尼等中低收入國家的醫療系統強化,且保險涵蓋範圍變廣,因此取得藥物途徑將擴展。
這四個國家合計人口超過30億,占全球用藥總額近半;然而這些國家雖收入漸增,仍然只能負擔較便宜的學名藥。
3.富裕國家趨勢:先進國家將致力開發腫瘤、罕見疾病及C型肝炎藥物,這些藥物可能相當昂貴,一年份藥價可超過10萬美元(約台幣328萬),藥廠可能收購後抬高價格。
4.縮減貧富差距:2020年估全球每年用藥量達4.5兆劑。
5.新藥問世:未來5年將有225種新藥上市。
6.科技影響:科技有助改善診斷、追蹤,智慧手機或穿戴式裝置可派上用場。
出處
聯合晚報/編譯莊蕙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