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製藥大廠輝瑞(Pfizer)與同業愛力根(Allergan)周一宣布達成交易規模約1,600億美元(約5.26兆台幣)歷史性合併協議,將打造全球第一大藥廠。
此次兩大藥廠併購規模亦創今年全球之冠,超越先前啤酒廠百威英博(AB InBev)與南非美樂(SABMiller)本月稍早達成的1,200億美元收購協議。消息公布後,兩公司股價盤中皆下挫逾2%。
此合併交易案也創美國史上最大規模的稅賦倒置(tax inversion)案,意指美國企業透過海外併購移至國外低稅率地區,以減輕企業稅務負擔。儘管美國致力打擊,但此避稅行為在美企業界仍相當盛行。
為了取得較低稅率,輝瑞與愛力根採取反向購併(Reverse Merger)策略,也就是由規模較小、總部在愛爾蘭都柏林的愛力根買下輝瑞。新公司仍定名為輝瑞,並且延用輝瑞目前的股市代號PFE在紐約證交所交易。
兩家公司董事會已通過此合併交易,愛力根每股交換輝瑞11.3股,交易金額還包括60億到120億美元的現金部位,預計2016年下半完成合併。輝瑞股東估計取得新公司56%股份,愛力根股東持有剩餘的44%。
輝瑞執行長瑞德(Ian Read)擔任合併公司執行長,愛力根執行長桑德斯(Brent Saunders)擔任營運長。
此次合併案,若包含債務,交易金額達1,600億美元,若不計則為1,550億美元。
瑞德曾抱怨美國企業課稅高,使輝瑞這類總部設於美國的企業與海外對手競爭時處於劣勢。
輝瑞預期合併公司的調整稅率將介於17~18%。輝瑞目前企業稅率約25%,位居製藥業最高稅率之列。
兩藥廠合而為一後將創造出營收超過600億美元的全球製藥巨擘,熱門產品包括輝瑞的Prevnar肺炎疫苗以及愛力根的除皺肉毒桿菌素「保妥適」(Botox)。美國財政部日前甫頒布打擊稅賦倒置的新規定,但是分析師認為,以收購結構來看,新法規無法阻擋輝瑞與愛力根結親。
藥廠翻炒舊藥 引爭議
輝瑞與愛力根宣布合併,使全球製藥業整併熱潮再添一例,然而在藥廠整併頻傳之際,像Horizon、Mallinckrodt等藥廠在收購同業後即大幅調高舊藥價格的作法,已引發高度爭議。
投資人如今對藥廠Valeant Pharmaceuticals的經營模式產生疑慮,這樣的質疑也擴大至其他從事類似手法的藥廠。
外界最常拿來與Valeant比較的兩家藥廠Horizon Pharma、Mallinckrodt,過去3個月股價各跌約25%,Concordia Healthcare股價同期亦重跌42%。根據S&P Capital IQ資料顯示,這三家企業自8月底以來市值合計蒸發逾40億美元。
Valeant等藥廠降低研發支出,透過舉債收購企業,取得舊藥所有權後大幅調高藥價,作為刺激營收成長的方式。過去幾年此經營模式受到許多投資者歡迎,帶動這些藥廠股價節節攀升。
但如今投資人開始擔憂,一旦政府實施任何控制藥價的措施,或是重量級藥品福利管理商投注更大壓力,將使這些藥廠的業績成長受阻。
藥品福利管理商主要為企業和保險業者管理藥品支出。數周前Express Scripts等藥品福利管理商決定與銷售Valeant或Horizon高價藥品的藥局終止合約。
一些分析師認為,這些依循Valeant模式的業者,投資極少資金開發新藥,使其未來的成長能力受限。
花旗製藥業分析師阿布拉罕(Liav Abraham)形容這些藥廠的景況危如累卵,投資人對企業成長前景憂心忡忡,導致股價重挫,因股價低迷又引發市場擔心藥廠未來進行收購的資金能力衰退,令股價再下探。
今年4月華爾街日報就曾報導Valeant、Horizon、Mallinckrodt等藥廠,在進行收購後大幅調高舊有藥價的作法,隨後引發美國參眾兩院議員對Valeant定價模式進行調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