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新藥研發能力聞名全球,吸引英國知名藥廠來臺,提供研究經費和化合物,希望與學術界和臨床界合作,針對亞洲人好發的肺癌、乳癌等癌症,共同研發新藥以及新用途,讓癌症治療除了開刀、化療和少數標靶藥物之外,還能有更多選擇。
英國藥廠來臺合作 提供經費與化合物研究
臺灣在癌症新藥臨床開發方面,位居國際領導地位,臨床醫師參與新藥臨床試驗的經驗相當豐富。以研發癌症用藥聞名的英國藥廠阿斯特捷利康 (AstraZeneca),就是看中臺灣優秀的研究環境和人才,特地來臺與生技醫藥國家型科技計畫(NRPB)簽定合作備忘錄(MOU),推動「腫瘤醫學研究計畫」(Oncology Research Program)。
此計畫用意在徵求癌症用藥的臨床前研究提案,獲選的案件將由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提供研究經費與三十餘種癌症小分子藥物,給予國內臨床醫師進行新適應症的臨床前(動物或細胞)研發,並鎖定在亞洲人常見的肺癌、乳癌、頭頸癌、胃癌,以及肝癌等。
鎖定亞洲好發癌症 研發亞洲人適合藥物
由於亞洲人種與西方人不同,具有不同的生物特徵,歐美藥廠在研發癌症用藥時,容易出現藥物特性不完全適用於亞洲人的情況。身為歐洲藥廠的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也觀察到此現象,希望能藉由本次合作,研發適合亞洲人的癌症用藥。
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臺灣區總裁馬赫群指出,癌症長期以來高居臺灣民眾十大死因第一位,其中,肺癌、乳癌,大腸癌的發生率更是節節上升。如果能針對這幾個高發生率和高死亡率的癌症,快速進行藥物開發,或許可以大幅改善臺灣癌症病患的生活。
建構各界合作平臺 加速臺灣新藥研究
馬赫群表示,醫學研究無法單靠一己之力,而是需要不同思維與觀念的刺激,才能激盪出新的火花。因此,該公司希望透過創新合作計劃,建立醫師和科學家互動的橋樑。
藉由藥廠提供的經費和化合物,可以加速臺灣學術界和臨床界的研發進程。另外,臺灣學者也能藉此增加與國外交流、學習的機會。如果順利,還可以找到新藥物的用途,造福臺灣的癌症患者。
計畫預計自明年初起收案至5月,預計明年底前完成徵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