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銷動能強勁,原料藥廠商生泰(1777)去年第四季營收創下新高,法人估計,全年每股稅後盈餘將超過5元,登上掛牌後高峰。展望今年,因歐美客戶轉單延續,且銷日DMF(原料藥主檔案申請案)數量逐年累積,今年營收可望續揚兩位數,獲利再創新高。
生泰是專業原料藥廠,目前營收幾乎多數來自外銷貢獻,主要產品的適應症以肌肉鬆弛劑、呼吸道、局部麻醉、心血管、消炎解熱鎮痛、腸胃用藥等。而以銷售區域來說,生泰在原有歐美知名製劑客戶的基礎上,近五年轉向深耕逐步對外開放的日本市場,採聚焦特定適應症、並系列性開發是用原料的策略,首波即鎖定當地前五大指標廠,打進供應鏈,後吸引其他製劑廠跟進,拉高市佔率。
也因銷日的策略奏效,生泰近年售往當地的營收貢獻,逐年走揚;今年內部計畫,還將再增2-3張DMF,適應症包括胃腸科與精神科用藥,其中胃腸科屬前幾年以系列開發的領域,精神科則是將開始開花結果的領域。法人認為,因該公司去年兩張新取得的DMF,製劑客戶是在6、7月才推出藥品上市,上市後三年內訂單都會逐年成長,漸漸達到高峰銷售(Peak Sale),加計新累積的DMF,是未來銷日的動能。
而在歐美市場,因主要法規國家都已陸續導入PIC/S GMP,導致有些不符經濟規模的小廠退出,生泰也藉此接收轉單,如骨骼肌鬆弛劑系列產品,去年第二季起即開始交貨歐美新客戶,帶動營收成長轉強。
在國內市場方面,今年初起原料藥廠已全面適用PIC/S GMP,造成後段班藥廠退出,生泰也認為,該新制會讓產業強者恆強,長期也會有轉單商機可期。
在產能規劃上,生泰去年第四季已有一部分因應日本市場小量多樣產品的產能開出;另為增加新品能量,研發大樓與研發段(QC品管、QA品保)的產能,也將於今年5、6月加入。近期內部也因骨骼鬆弛劑等大宗產品的需求能見度高,規劃的新廠近期將動工,明年6、7月可望投產。
法人預期,生泰上季毛利率因部分新產能投入的成本提高,毛利率將低於去年第三季高峰,但全年每股稅後盈餘會超過5元,創下掛牌新高,今年營收成長動能不減,仍將有兩位數水準,即便少了匯兌的業外貢獻,獲利還是有機會再創新高,每股稅後盈餘5.2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