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研究院院長翁啟惠昨(1)日表示,為呼應總統當選人蔡英文提出的五大產業策略,與科技部擬定科技基本法的施行辦法,若行政院拍板定案,最快上半年可施行,除生技產業外,將再締造更多個新創的兆元產業。
科技基本法2011年修正完成,這個由翁啟惠推動修訂的新法,特別將學研界的人才兼職、智財管理、科研採購等領域大舉放寬,但僅有母法未有「辦法」,修正後多年仍形同虛設。
2007年翁啟惠協助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新藥條例)制定,撰寫法條就是根據科技基本法,但他發現該法處處設限,對產學合作極不利,萌生推動修法的念頭,又在2011年完成修法,但施行辦法未臻健全。
翁啟惠說,科技基本法是學術界與產業界連結的根本大法,台灣過去限制學術界人才兼職、智財處分、採購程序與項目等,讓學術能量無法發揮,產業界難以取得人才與關鍵技術。他近期與科技部磋商施行辦法,未來在行政院拍板發布後,不僅生技領域人才可以出任產業界要職,其他科研領域甚至文化領域也同樣受惠。
在人才兼職方面,翁啟惠說,國家競爭力首重人才培育與引進,但這個環節最複雜。他以生技條例為例,該法通過後,生技有關的人才可以技轉、擔任創辦人、董事。至於智財,翁啟惠說,過去僅有生技領域可以進行技轉,未來施行辦法制定完成後,其他科研領域都可以將創新的智慧財產技轉給產業界,也可獨立成立公司。
最讓學界害怕的就是採購,2011年科技基本法修正通過後,明定科研採購不受政府採購法的規範,但沒有施行辦法,造成不少教授因不熟法令而誤蹈法網,一度有教授因科研採購問題被司法機關以「貪污治罪條例」起訴。未來施行辦法明定後,將讓採購「有法可循」。
 圖/經濟日報提供
科技基本法/低調院長翁啟惠 產業關鍵推手
中央研究院院長翁啟惠自2006年擔任院長一職以來,努力關心產學合作的議題,尤其對人才問題著墨甚多。業界認為,翁啟惠任內推動的兩個法案、一個園區,奠定了往後台灣50年產業發展基礎。
翁啟惠在2000年受到當時中研院院長李遠哲邀請回台,2006年擔任院長迄今歷任兩屆,比起歷任院長,翁啟惠顯得樸質、低調,他不愛曝光只低頭做事,外界說他是「最沒有聲音的院長」,「從不說愛台灣,但做的事都在愛台灣」。
2007年立法院通過〈生技產業發展條例〉,因為這個法案,生技產業市值從1,000多億元,五年內達到兆元水準,翁啟惠就是親自撰寫法條的人,他扮演的不僅是關鍵角色。
2011年,翁啟惠促成了兩件大事,其一是推動〈科技基本法〉的修訂,讓科研界與產業界拉近了一大步,另一個大事就是推動南港國家生技園區建構。
最讓翁啟惠心繫的事,是這個國家的人才問題。2011年翁啟惠主導中研院公布「人才宣言」,他廣邀國內重要的產業、教育、科技、媒體與藝術等各界代表,共同連署的,呼籲「國家正面臨一個空前的人才失衡危機」,一路走來他憂國憂民,如今將要卸任院長職,仍念茲在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