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
  • banner
  • banner
  • banner
 

 
標題
政府持股不過半 蔡設國家級投資基金
內容

專業團隊經營 不動外匯存底 協助產業取得技術

為發展五大創新研發產業,新政府正研擬成立國家級的投資基金,希望引進國內外資金,做為投資創新產業的財源。據了解,此一基金原則是「不動外匯存底」、「協助產業取得技術」、「補強國發基金功能」、「公民合營方向推動」。

總統當選人蔡英文財經智囊、台經院副院長龔明鑫接受彭博社專訪透露新政府擬成立國家級基金。他表示,目前該基金的規模還在討論,並規畫由政府做最大股東,但持股不過半,引進的民間資金則持股過半,包括本土與外資資金,才能確保操作彈性,並能主導投資評估,且不排除由國際專業團隊經營。

吸引國內外資金 朝公民合營推動

國家級投資基金的想法,蔡陣營選前即已多次開會討論。去年8、9月間並達成「不動外匯存底」初步共識。基金投資方向就是蔡英文提出的五大創新產業,包括生技醫療、綠能科技、物聯網、智慧機械、國防產業等,但也不排除購併擁有技術的早期創新事業。

國發基金下成立子基金 或訂定特別條例

至於基金的成立方式,目前民進黨智庫規畫兩種擇一進行,其一是在現有法源基礎下,於國發基金之下成立子基金;第二則是為國家級投資基金訂定特別條例。

民進黨幕僚表示,如果現行法令不須大修,就在國發基金之下成立子基金,但若要大修,考慮直接訂定國家級投資金特別條例。

幕僚指出,台灣缺乏技術、自然資源,設基金到國外買技術、買自然資源方向應該支持,但是否要稱為「主權基金」、是否要高調地去買這些技術,可以再討論;如果名稱叫主權基金,容易招致注意,反而不利於達成想要達成的目標,因此該基金名稱暫定為國家級投資基金。

執政在即,民進黨日前再次針對國家級投資基金開會研議。幕僚坦言,政府財源有限,無法以舉債或編列預算方式推動五大創新產業,必須靠吸引民間資金和外國資金,為五大創新產業「堆柴火」,以目前政府的財政現況,只能提供五大產業火種,必須設法吸引國內外資金,才能成功發展這些產業。

出處 聯合晚報/何孟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