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亞疫苗(基亞生)昨(10)日在荷蘭與UCAB研發中心及歐洲MABXIENCE、中東SPIMACO及南美洲LIBBS三家國際藥廠簽訂聯盟合約,將共同開發預防嬰幼兒呼吸道融合細胞病毒(RSV)感染的生物相似藥。該開發案將力拚2019年上市銷售,基亞生擁有亞洲的藥證、生產和銷售權利。
該研發聯盟由全球知名的非營利醫藥研發機構UCAB中心統籌全案,聯盟各成員共同分擔研發費用及共享研發及臨床成果,並各自取得區域申請藥證、生產及銷售。 UCAB主導臨床試驗,擅長於蛋白質藥物生產的MABXIENCE公司負責生產製造及後續技術移轉,以確保藥物開發及生產品質。
法人認為,透過此合作,宣示基亞生已打進國際大聯盟。UCAB為全球知名的非營利醫藥研發機構,基亞生藉由此聯盟,不僅將聯結國際藥廠,也等於未來在開發生物相似藥走了一條「捷徑」,預計將有更多藥品加入聯盟開發案行列下,將加持基亞生藥品開發技術和通路。
基亞生董事長張世忠表示,此聯盟成軍首選以預防RSV生物相似藥,主要是RSV容易造成一歲以下嬰幼兒細支氣管炎與肺炎,最常見的是早產兒,目前唯一可用於預防因RSV引起嚴重下呼吸道疾病的被動免疫藥物為Palivizumab(原廠商品名為Synagis)。
Synagis 原開發廠商為MedImmune公司,2014年全球總銷售額為17.4億美元。由於原廠採高價策略,在美國平均每一名早產兒使用Synagis預防 RSV的藥物花費約為2萬美元,高昂的訂價策略讓該產品的銷售幾乎逾八成都集中在歐美日等已開發國家市場,新興市場的使用率則嚴重偏低。
張世忠表示,此聯盟的目的在於合作降低整體開發成本,並利用差異化定價策略,調節並滿足成熟型市場、新興國家市場、與低度開發市場的醫療需要,提高藥品滲透率來減低整體醫療支出。
張世忠:打國際盃 基亞生準備好了
2012年才分割成立的基亞生,短短不到5年不僅建置疫苗廠,開發的EV71腸病毒、H7N9流感疫苗也都進入臨床二期尾聲,現在又加入國際大聯盟,進軍生物相似藥。基亞生低調又強勁的能量備受關注!董事長張世忠表示,「打國際競賽,基亞生準備好了!」,預計2017~2018年就可陸續交出成績單,以下是他的專訪紀要:
問:基亞生何以能打敗亞洲其它藥廠打進UCAB聯盟?
答:這次合作的藥廠來頭都不小,位於西班牙的MABXIENCE,在歐盟及美國都有生產基地,母公司CHEMO為歐洲跨國生技公司,年營收約10億歐元;LIBBS在巴西其藥品市場覆蓋率達83.8%。而沙烏地阿拉伯的SPIMACO,年營收約3.92億美元。
基亞生能雀屏中選,主要是基亞生有PIC/S規格的藥廠,今年7月就要送件申請認證。另外,就是有很好的人脈,最大的功臣是策略長陳燦堅,他的團隊以開發動物疫苗聞名全球,十幾年前他創立的公司就被當時歐美動物疫苗第一大廠INTERVET以數千萬美元收購,多年後他們重組第二個團隊,又被全球排名第七大的法國Verbac合併,而後他創立福又達,也成了基亞疫苗的大股東。
陳燦堅國際人脈嫻熟,與荷蘭最大疫苗廠頗有淵源,因為這層關係,也讓基亞生得以進入主流的國際醫藥社群。
問:基亞生加入聯盟開發預防RSV感染的生物相似藥,負擔的開發金額和權利為何?
答:UCAB的精神在於提供高品質又實惠的生物製劑產品予中低收入國家,開發預算可獲補助,實際投入金額不大,基亞生約負擔2成,享有授權藥證、生產和銷售的區域包括亞洲、澳洲和紐西蘭,並享有日本優先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