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
  • banner
  • banner
  • banner
 

 
標題
蔡英文專訪》談:協助產業發展、賦予法規生命力 蔡:財經法規大翻轉
內容 蔡英文在接受本報系專訪時透露,台灣產業要走向下世代創新發展,最重要的是法規大鬆綁,目前新政府幕僚正在盤點既有財經法規(逾40幾項),政院將指定專人負責統合,針對相關法規結構大翻轉。

她說,現有的法令結構是工業時代產生, 以工業生產為思考模式,下世代產業思考模式不同,以前交易是B2P(企業對伙伴),未來會有更多P2P(個人對個人),未來交易、資本形成、人力集結等模式可能與現在有很大不同。

蔡英文指出,走向研發創新為主軸的經濟時代,風險勢必比工業時代高很多,投資人風險增加,如何建立良好機制,讓市場把風險分散掉,資本市場必須重新思考。

她表示,法規調整考慮5年很容易做,20年就很困難,但既然要做,要為未來15年,愈長久考量愈好,她希望財經法規要有生命力,可在創新經濟的發展中跟著轉,惟這對研擬法規的人而言是很大挑戰。

至於改善投資環境,蔡英文說,不論大企業或中小企業對未來充滿不確定感,因此不敢投資,政府有責任儘量降低不確定性,讓企業放心投資。除兩岸要和平穩定發展外,「工總的五缺,我聽進去了」。

她說,新政府會有一組很有效率的專人進入行政院,負責「五缺」資源整體調度,確保稀有資源達最有效利用。大型企業要投資只需告訴政府,但不需先決定去那裡投資,政府會審度其生產要素在那裡生產最好,共同確定投資計畫後,政府盡力確保水、電、土地及人力等供給,不會讓投資人單打獨鬥。

蔡英文也說,政府會設法補足人力市場缺口,也會提出政策措施,鼓勵北部學子到中南部念書,就近留在中南部就業,讓人力不致過度往北部移動,她舉北部人的台南市長賴清德為例,在成大念書,後來就留在台南發展。
出處 工商時報/呂雪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