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
  • banner
  • banner
  • banner
 

 
標題
阿斯利康在華打造醫療創新合作平台
內容 即使中國醫藥市場已不像前幾年呈兩位數增長,但其增速依舊領先於全球其他市場,仍舊是外資葯企佈局的重點。

4月28日,生物製藥巨頭阿斯利康與無錫高新區政府正式簽署投資備忘錄。據悉,阿斯利康將投資五千萬美元,在無錫新建小分子創新藥物研發生產基地,並打造首個由製藥企業設立的醫療創新合作平臺——阿斯利康中國商業創新中心。

阿斯利康方面表示,打造小分子創新藥物研發生產基地,將加速在中國研發創新靶向葯。中國商業創新中心,則有利於阿斯利康聯合跨界合作夥伴,打造以患者為中心的全病程解決方案。

這一投資計劃及戰略舉措,也兌現了阿斯利康於去年12月宣佈的中國戰略投資計劃。

據瞭解,阿斯利康通過了名為「加速中國」的戰略投資計劃,將在未來十年內對中國投資約8億美元,以建設早期藥物研發能力及相應的生產能力。該項目建設內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第一,生物醫藥項目。投資約1.1億美元,與中國領先的生物葯生產及研發機構葯明康得達成戰略合作;

第二,研發生產基地。投資5000萬美元,在現有的無錫生產基地旁新建研發生產基地,用於研發及生產由阿斯利康中國及全球研發機構發現的創新小分子藥物;

第三,藥品製劑開發中心。設立英國和瑞典之外的全球第三個藥品製劑開發中心,由上海和無錫兩地的50位科學家組成,支援中國和全球的研發需求。

阿斯利康國際市場執行副總裁馬克·馬龍表示:「進一步提升在華產能,不僅體現了我們讓中國患者儘早獲得創新藥物的承諾,更有力地支持了阿斯利康在中國的業務增長。憑藉阿斯利康中國商業創新中心的成立,阿斯利康也將繼續推進3D(診斷、設備、互聯網)戰略的實施。」

即便外資葯企皆稱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但隨著中國醫藥市場的增速放緩,外資葯企在華業務增速已然放慢。據統計,前幾年中國整個醫藥市場增速可達20%以上,到了2015年,這一增速下滑至10%,外資葯企在華業務增速亦呈現出同比例下降。

而且,外資葯企在中國的投資還面臨著三大不確定性因素:一,中國新葯審批速度慢,回報週期長;二,藥品降價舉措頻現,國家衛計委正通過國家談判等措施,解決「專利葯、進口葯價格昂貴,群眾用不起葯」的問題,外資葯企專利期內愈加難以獲得可觀回報;三,專利葯相繼到期,新葯研發難以接上。從2012年到2016年,全球有多達631個專利葯到期,業內由此普遍認為,外資專利葯的「專利懸崖」已經到來。
 
出處 北京新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