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亞(3176)與日本Oncolys(東京證交所代號4588)昨(23)日宣布,雙方共同開發的肝癌新藥OBP-301,專屬授權江蘇恒瑞醫藥開發中國大陸市場。
OBP-301目前正由台大醫院主導進行中晚期肝癌第一/二期人體期臨床試驗,可望循兩岸「4+4」臨床認證模式,直進大陸一/二期臨床,開啟兩岸先例,成為新政府上任的最大禮物。
法人表示,OBP-301為新穎的溶瘤病毒治療(Oncolytic Virotherapy)藥物,日前因美國FDA首次核准通過由安進所開發之溶瘤病毒療法,受到全球關注;加上若依「4+4」兩岸臨床機構相互認證,那麼 OBP-301 的潛在授權金將十分可觀,可望讓基亞吃下大補丸。
OBP-301是由Oncolys開發,已取得美國、歐盟、日本、中國和韓國等主要市場的專利,基亞則是在2007年與Oncolys合作聯盟,共同開發該新藥,由基亞主導臨床,目前已在台大醫院與韓國釜山大學醫院進行中晚期肝癌第一/二期人體期臨床試驗。台灣臨床主持人為陳培哲教授,韓國是HEO教授。
就基亞和Oncolys協議,雙方除了各自擁有台灣和韓國百分之百權利外,全球各市場的權利,則是Oncolys占2/3,基亞1/3。受惠該利多激勵,基亞昨日開盤急拉漲停,股價創近一個月新高65.5元,委買掛單達1,483張。
基亞表示,Oncolys董事會5月20日通過與江蘇恒瑞醫藥簽署意向書,擬將OBP-301(Telomelysin)於中國大陸市場之權利專屬授權予江蘇恒瑞。根據日本Oncolys公司於東京證交所公告,11月前將正式簽約。
法人表示,若依照「4+4」相互臨床認證機制,未來OBP-301在進行較大規模的三期臨床,基亞和恆瑞都可望為彼此認證收案人數,將大舉降低新藥開發成本,成為兩岸新藥合作最佳樣本。
成立於1970年的江蘇恒瑞,是中國大陸境內大型藥廠,於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股票代號600276),2015年營收約93億人民幣。
小檔案-溶瘤病毒
溶瘤病毒療法(oncolytic virotherapy),是透過生物技術的方式,將病毒改造為具有破壞癌細胞但不會傷害正常細胞的溶瘤病毒;但另一方面,溶瘤病毒仍保有感染細胞的特質。因此,透過施予溶瘤病毒,可以期待這些病毒直接攻擊癌細胞並複製更多的溶瘤病毒,繼而破壞更多癌細胞,藉此達成治療癌症的目的。
溶瘤病毒療法早在1950年代中期就被關注,醫學界發現部分受到病毒感染或施打疫苗的癌症病患有改善的跡象。此後陸續有研究、動物試驗和臨床試驗的投入和發表。直至2005年,第一個溶瘤病毒藥物Oncorine(安柯瑞)才由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核准上市,Oncorine是由上海三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所開發用於治療頭頸癌的藥物。
此種療法最近又受到全球關注,原因是美國生技醫藥大廠安進(Amgen)所開發的溶瘤病毒藥物T-VEC(商品名為Imlygic)核准上市。T- VEC於2015年10月獲得美國FDA的核准,並火速於2015年12月獲得歐盟的核准,用於黑色素瘤患者的治療,是美國以及歐洲第一個核准的溶瘤病毒藥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