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
  • banner
  • banner
  • banner
 

 
標題
中國新醫改 F-康聯:淘汰小廠
內容

受中國醫改新政策出台,專注對岸醫療藥品的F-康聯(4144)、大輸液生產商F-康友(6452)將各顯神通。F-康聯將保留現金做肝炎、呼吸道產品開發,同時尋覓購併對象;F-康友除了原有大輸液持續成長外,也將於印尼設立疫苗廠,預計明年下半年投產,1年半內成本就可回收。

中國醫改推行藥品一致性試驗新政策,未來仿製藥門檻將提升。F-康聯財務長曹若華分析,此政策將淘汰掉1年營收不到2000萬人民幣的小廠,因成本提高將放棄做一致性評價,但對大廠卻相對有利。


F-康聯合併效益顯現

此外,中國醫改也將實施「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從過去只給予製造工廠擁有市場持有執照,改由讓像F-康聯這種委託開發者也能擁有。
F-康聯主要是透過與醫藥研究、生產機構合作,開發及推廣藥品,產品線涉及肝炎、呼吸系統、神經系統、精神科及腫瘤等多個治療領域。其中,肝炎產品佔比超過40%,過去合併3家公司(同澤、國禎、全原)效益陸續顯現,貢獻整體營業額已超過50%。
有關今年產品線布局,曹若華表示,未來肝炎產品仍將是重點開發項目,目前報批的抗B肝產品:替諾福、恩替卡韋,將分別在2017、2018年取得藥證,至於呼吸道用藥孟魯特納片、吸入用特市他林溶液,也預計在2018、2019年獲藥證。
去年F-康聯營收為26.9億元、年增22.1%,毛利率51.9%、年增1個百分點,受到業外收益短少53.2%,導致當年稅後純益下滑至2.9億元、年減31.7%,EPS(每股稅後純益)為3.68元。

大輸液市場恐萎縮

另一專注於原料藥及大輸液的F-康友,則瞄準中國2、3線農村醫療市場,不同科倫藥業、華潤雙鶴等專攻一線城市的大輸液商。去年F-康友營收為44.1億元、年增11.8%,毛利率40.4%、年減0.4個百分比,稅後純益10.3億元、年增142.9%,每股純益達16.54元。
面對部分市場法人認為,中國新的醫改政策恐使大輸液市場恐持續萎縮,F-康友財務長章永鑒強調,用藥習慣難改,且在大輸液市場裡,1年的人均需求約有8瓶,若計1年則市場規模約100多億瓶,預估全年仍可成長8%。
儘管中國政府用政策引導一線城市減少使用大輸液,不過章永鑒指出,農村地區對於沒錢治病者,是給予報銷等補助的分層管理,而一線城市部分病人也將轉到縣級以下醫院,透過掛瓶將病看好,所以整體狀況仍對F-康友有利。
另一對策則是著手在印尼設立疫苗產線,將產品組合從大輸液逐漸分散到疫苗上。
章永鑒說,印尼因宗教信仰不吃豬肉,不過對於禽流感疫苗需求相當殷切,技術也缺乏,當地以走私、進口為主,在當地政府鼓勵下,及生產成本考量,將在印尼當地建置疫苗產線,6月動工後,明年下半年就可以生產銷售,1年半內可回收。據悉,疫苗毛利率超過8成,高於大輸液7成。

出處 蘋果日報/江俞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