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
  • banner
  • banner
  • banner
 

 
標題
中日美市場同具利基,南光營運有望連年攀高
內容 外銷帶動,專業製劑廠南光(1752)今年上半年營收繳出兩位數成長,法人預估,毛利率有望去年同期,全年營收獲利可望創上櫃新高。而因公司在日本、中國及潛在的美國市場,已有累積不錯的客戶基礎與產品Pipeline,明年會加速收成,營收成長有望轉強,營運將續創新高。

南光是從注射劑起家的專業製劑廠,也是第一家將注射劑產品銷往日本的廠商,目前外銷營收占比已超過25%,幾乎稱冠上市櫃同型的老牌學名藥廠。公司之所以可以走出台灣邁向國際,與經營團隊堅持的「技術本位」有關,且團隊過去也斥資超過30億元,設立高規符合國際化的產線,特別是在具利基的非PVC軟袋與預充填產線等,是能爭取海外客戶的重要基礎。公司今年上半年營收8.14億元,年增11%,法人預估,第二季毛利率有望維持相對高峰,上半年每股稅後盈餘將超過1.2元。

而南光未來的營運成長,主要仍仰賴海外市場。在目前貢獻營收最高的日本市場,因當地政府積極鼓勵學名藥的滲透率成長,因此日商近年對外尋求合併與策略聯盟廠商轉趨積極。南光因在當地注射劑產品線已享有盛名,自然名列日廠主動尋求合作的海外夥伴之一,目前除既有的抗癌產品線的客戶基礎外,另有5家左右新客戶進入最後報價階段,一旦敲定,明年銷日成長會更勝今年。

在中國市場方面,過去產業偏向紛亂,但在中央一致性評價等整頓措施出台後,已讓部分不合規的廠商將已送件的產品自行退件,南光因在這波調整中,品質受到肯定,既有藥證得以順利展延,法人認為,大陸產業啟動中長期的汰弱換強,有助於南光此類廠商,加上急救類等特殊用藥的市場接受度不俗,都有助於公司銷陸產品增長。

至於美國市場,南光已送件申請藥證的數量已達7張,本來進度最快的骨質疏鬆症用藥,雖卡在原料藥查廠問題,進度延後,但公司已尋求第二供應商配合。加上同批送件的抗生素與抗癲癇類用藥,後續行政速度順利,法人預期,不排除明年將取得1-3張的銷美藥證,美國實質貢獻正式啟動。

除了外銷市場,南光也利用在預充填技術的優勢,研發出針對中風或急救等重症的預充填注射劑新品,即將問世,未來除向國內大型醫學中心拓展外,也將擴張海外市場,挹注新動能。

法人估計,南光今年下半年營運將優於上半年,全年營收估看增兩位數,每股稅後盈餘挑戰3元的上櫃新高,明年在外銷帶動下,營收增長幅度將將今年轉強,營運將續創高。
 
出處 MoneyDJ新聞/蕭燕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