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財源未定健保會意見分歧 C肝新藥納健保恐變卦
內容
衛福部長林奏延日前宣示明年將昂貴的C型肝炎全口服新藥納入健保給付,但如今恐有變數。
因公務預算已確定未將C肝新藥經費納入,且健保會醫院、付費者等代表意見分歧,至於健保給付狀況與是否採病患部分負擔,需等到下周六健保會總額協商時才有定論。
C肝新藥療效可達9成以上,但藥價所費不貲,衛福部健保署今舉辦「台灣C肝治療面面觀」公聽會,台灣肝病研究學會理事長簡榮南指出,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要到國家層級C肝防治計畫,從預防、篩檢到治療,要從公共衛生的角度看,只有口服抗病毒藥物能達成。
簡榮南說,據統計目前約有17萬名C肝患者尚未接受治療,還有接受傳統治療失敗、高齡不願接受治療的人,更驚人的事,估計還有28萬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患病。因此他建議應加強C肝防治計畫,降低藥價治療更多病人,並且全面篩檢監控。有「肝帝」之稱的中研院士陳定信,也呼籲一定要馬上做。
健保署長李伯璋坦言,因明年公務預算早已編列完畢,尚無納入C肝新藥經費的空間;而民眾對於藥品部分負擔的觀念尚需扭轉與建立,因此上路時程未定;另先前藥品給付共同擬定會議決議健保給付應使用其他總額預算,但也有健保委員認為不該為特定藥品開先例,因此也可能納入一般總額預算。
中研院士梁啟銘則建議,應與其它國家聯合一起向藥廠議價,甚至可以將C肝防治列入國防預算或用行政院第二預備金撥付,此外也應考慮患者部分負擔,但補助弱勢民眾,此外也要考慮成立藥物效益評估中心,鼓勵生技新藥產業研發抗病毒藥物。
另立委林靜儀、陳曼麗與吳焜裕也到場關切,醫界出身的林靜儀也強調,健保重後端醫療,卻對前端的健康預防著墨甚少;另C肝新藥議題也提醒國人,醫療本來就是很昂貴,要付出代價,但是過去健保制度讓民眾「呷米不知米價」,希望藉此機會能重新檢視,讓藥物能回歸醫療與公衛專業評估。
出處
聯合報/江慧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