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界對全球化的信心日益減弱之際,新加坡9日公布一套透過全球化帶動經濟的策略,加強該國長期以來加強開放經濟的承諾,以力挺全球化的態度,促進未來十年的經濟成長。提出這套策略的委員會表示,星國應藉由與國際夥伴深化關係、找尋維持成長的新機會,對抗全球保護主義浪潮。
負責擬訂策略的未來經濟委員會(CFE)9日提出多項建議,包括深化國際往來,以及提高人民與企業的能力,以適應地緣政治與經濟的新情勢。CFE表示,這些調適有助新加坡經濟達到每年2%至3%的經濟成長率。該委員會由財政部長王瑞杰與貿易和工業部長易華仁共同擔任主席。
CFE提出的策略,主要分七方面:深化與多角化經營國際關係;支持新加坡證交所成為高科技、生技製藥與生命科學行業的上市管道;發展具成長性的產業聚落;加強企業擴大規模與創新的能力;建立支持創新的法規環境與檢討租稅制度;打造數位能力;以及提供勞工科技輔助訓練計畫、幫助勞工職訓與就業。
CFE在一年前成立,是星國政府最新成立的一個類似性質的委員會,成員來自官方與民間,諮詢對象超過9,000人,目的是向政府提出經濟政策方面的建議。總理李顯龍已表示接受CFE提出的策略,將全面採納實施。
星國約三分之二的國內生產毛額來自國外需求。過去十年,政府隨時調整經濟政策以適應國際環境,目前面臨的挑戰包括世界經濟不振、供應鏈結構改變、以及科技快速變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