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
  • banner
  • banner
  • banner
 

 
標題
資金東移 臨床認證先進中國
內容

張鴻仁:資金是明顯由西往東,尤其是中國醫改,十二五規劃,都是很大的誘因,而生醫產業的發展,不管是生技新藥、新的醫材、醫療技術、診斷、服務等,美國的醫療系統是有創新能力,但美國資本市場下滑,加上中國又對要燒很多錢的生技產業不熟悉,在資金向東移轉下,如何看中國的市場發展?
李怡平:過去5、6年,美國投入很多錢在研究生技領域,失敗、成功案例都有,但是隨著市場的成熟,加上曾經出現的泡沫經濟和金融風暴,現在不管是美國藥廠或創投的投資都十分謹慎,而且產業環境也不一樣了。
過去5億美元可以研發一種新藥,現在10億美元可能只能做成一半;因此,未來會有更多的R & D新藥研發公司會出來,而要做R & D人才,得要在大藥廠做過,中國這樣的人才還不多,因此,台灣未來會扮演重要角色。
童牧知:全球的資金和藥廠幾乎都往中國挪移,從外包CRO、大藥廠在上海、北京都設有生產基地和R & D公司,但是中國的仿冒太嚴重、員工忠誠度不足、沒有專利保護觀念,因此,台灣很多新藥研發公司不太敢去中國。
不過,中國市場規模有想像空間,因此,新的R & D模式會出來,我覺得可先在中國做臨床,花費比較便宜,未來在中國上市也比較快。
許明珠:太景是6年前,在北京設立子公司。除了瞭解當地法規,也在當地進行符合中國與美國FDA規範所要求的新藥的人體試驗,以降低開發成本,我們在中國申請1.1類新藥,主要是希望能快速獲得審查,而奈諾沙星若順利在中國完成第三期臨床,將領先國際藥廠5 、6年。

出處 工商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