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
  • banner
  • banner
  • banner
 

 
標題
安成藥:下櫃讓轉型更有彈性,2021年後會有新營收
內容

安成藥21日召開股東常會,以出席股權近全數同意的比例,通過終止上櫃案,公司經營團隊指出,即便下櫃,但公司以台灣為基礎向外開枝散葉的方向不變,而下櫃只是讓轉型布局比較有彈性一些。而根據目前的規劃,會透過內外部成長並進的方式,順利的話2021-2022年會有新的營收進來,不會僅侷限於學名藥,且學名藥產品線的選題也會更為嚴謹。

安成藥董事長陳志明坦言,學名藥門檻低,印度人很多都進來,而自己很多年前就想轉型做新藥,但學名藥廠與專利原廠是不同的營運模式,像是一旦安成藥賺錢了,要不要繼續大舉投研發?因此一年前開始更深切的思索加速轉型與終止上市的可能性。

安成藥總經理劉念華表示,即便是終止上市櫃,但安成團隊與陳博士都沒有要退出台灣,經營團隊思索的是如何在沒有上市的情況下,以台灣做基礎做全球市場,是內部努力的目標,下市的規畫是讓陳博士布局比較有彈性一點。

劉念華說,這五年美國學名藥改變很大,從公司3月日宣布將下市到今天,這三個月時間全球學名藥龍頭TEVA股價又再跌四、五成;其實安成藥掛牌期間還是產業很好的年,因而這波產業修正,股東的修正對陳博士壓力也很大,轉型是必要之路,如果還願意支持安成團隊的股東,公司也給予股東有權利跟著公司繼續往下走。

對於未來的發展,劉念華指出,安成藥基本盤還是會有,但基本盤未來發展會有限制與挑戰,以目前規畫的進度來看,2021-2011年會有新的營收進來,其中一定會有來自外部併購的產品線,這些產品線可能就包括有專利保護的新藥、學名新藥或新劑型新藥。

至於既有的產能,他坦言,傳統口服劑型的市場競爭加劇,沒有以前好做,有時候可能原廠專利到期的第一天,就有10家學名藥競爭對手出來,如果單以生產成本來看,不見得能跟印度廠競爭,所以未來安成藥在口服劑型領域,選題會更仔細,會盡可能找護城河深一點的。

例如眼藥廠,就是安成藥還抱持期望的市場,劉念華說,未來希望景德原有的產能上做升級,該廠也期望成為安成藥集團很重要的生產基地,以後也能創造為集團創造出口全球市場的品項。

陳志明指出,台灣發展產業的問題是人才,也欠缺產業發展的生態系,因此藥證拿到了也可能賣不出去。

劉念華指出,對台灣長期生技產業的發展沒那麼悲觀,原來國內就有自己的產業,只是以內銷為主,而且是集中在學名藥、保健品、美容等。他認為,台灣比較麻煩的是人口數僅2,300萬,沒所謂的本土市場,台灣過去經驗沒法套用到海外市場,比較難深耕,如何把台灣人才結構建立起來,也值得長期思索。


►資料來源:https://www.moneydj.com/KMDJ/News/NewsViewer.aspx?a=cf87a9dc-efd8-4df7-8f1b-db3d83596ce8

出處 MoneyDJ新聞/蕭燕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