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
  • banner
  • banner
  • banner
 

 
標題
專家觀點/押寶潛力企業 首重誠信踏實
內容

企業成長到一定階段必須擴張,擴張就要選定投資標的。以晟德集團為例,我想像中的晟德,2025年該長什麼樣子,我未來投資的企業,就會往那個方向靠攏。換言之,六年後我希望晟德集團旗下擁有六到八家單一市值10億美元以上的公司,而我就會找「有這樣潛力的企業」來投資。

有夢最美,但「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你希望你的公司長什麼樣子,你就用你心中的藍圖,去尋求符合條件的對象。對我來說,我的目標已經清楚,有這樣潛力的公司,才會在我的投資雷達之中。但你若問我,投資企業的條件中,有哪一項是絕對不妥協的,我的答案是「誠信踏實」。

先講大方向,當你的公司方向底定,你會發現,有什麼是你缺乏的產業能力,甚至是未來接軌國際的能力,這才是應該尋求的對象。對晟德而言,創新的核心能力,才是我要的。

當然,要找產業投資標的,有點像是找戀愛甚至結婚的對象,不可能百分百適合,也不會盡如人意,但只要有六成符合,這應該就是可以考慮的對象。尤其核心能力至為關鍵,其餘都可以透過經營管理調整。

對晟德而言,我們不再做「從零開始」事業,我會挑選:與集團邁進的方向相輔相成的企業,與我投資產業中能產生綜效的公司,能夠幫助集團更強的公司。換言之,我要的是「強強結合」,一加一大於二的企業。

在這個階段,只要能幫助我成長的公司,我都會有合作的意願,在這個基礎上,投資股權的大小,並非我考量的重點。譬如澳優,又譬如國光生技。反之,若無法協助我成長的公司,而是需要我協助的對象,我則希望能握有主導權。

2008年我手上僅有3,000萬美元,所以我選擇投資五到六個早期公司,當時他們需要我,所以我占大股。當時我僅對生技內行,因此我也只投資生技。再進一步說,我現在正投資「氫能源車的新材料」,未來產業成熟時,我手上或許會有數十億美元甚至上百億美元市值的企業,屆時,能讓我投資的項目已不多。因此我現在須聚焦「對的產業、新的產業、未來的產業」。更重要的是,對的產業還要是對的方向,去找到對的公司,尋求對的團隊,我現在正在學習這個領域。

談到新能源,過去我也曾經投資「生質能源」,而且曾經一度是中國大陸的最大的生質能源公司之一。當時我盤算,只要一桶原油的價格站穩60美元以上,生質能源就可能接近暴利,但科技的創新--「頁岩油」誕生後,徹底顛覆我的想像,因此我必須調整,找到更新、更對的趨勢。

在標的選擇上,十年前,我已經看好AI、氫能源車的新材料等領域,是下一個世代的產業,但AI領域我並非專家,也因為如此,人才相對不易尋找。我現在還在尋找「下下一個產業」,也在尋找產業的諸葛亮。

對我而言,投資是一場永無止境的學習,但我會先有藍圖,從對的產業、方向、公司、團隊下手,評估公司的商業模式、技術與專利布局進入障礙如何,成敗關鍵因素有哪些,這些都清晰以後且確定是我要的,並知道如何結合雙方優勢後,才會進一步實地查核工作(DD,Due Diligence)。

企業經營的成敗還是在人,投資企業也是如此,我最終看的還是經營者的人格特質。我投資最大的原則,是「人格特質對不對」,尤其「誠信踏實」是我的鐵律,晟德文化中「誠信踏實」是我不會妥協的部分。經營管理、領導能力,這些或者都能後天培養,唯有誠信踏實的核心價值不易生成,一旦放棄,就可能再也回不去。那要怎麼確定投資對象「人對不對」?從大處著眼,一個經營者的特質,會呈現在他所經營的企業之上,有什麼樣的CEO就有什麼樣的公司文化。

那麼要了解一個CEO的特質,必須經過幾次的深談,再透過產業界人脈的確認,再從他所經營的公司去驗證。凡走過必留下痕跡,財報可以美化、簡報可以精緻,但長期的人格樣態,卻不容易掩飾。像我這樣一個資深企業投資者,看完財報後再去驗證公司經營的實績並藉由不同機會檢視CEO的人格特質,大抵就能知道虛實。(本文是晟德集團董事長林榮錦口述,記者黃文奇整理)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485/3888729

出處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