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製藥同業公會蘇東茂理事長指出:依近期公會向同業進行的缺貨調查,國內業者均仍有三個月以上的庫存量,足以供應各醫療院所所需。
目前業者也依照政策指示,依各醫療院所或藥局前一年的月平均量做為供貨之基礎,避免因囤貨形成的缺貨恐慌。
鑒於口罩的管制政策延伸,食品藥物管理署於2月15日起已啟動召開相關調查及法規研擬會議,依健保國人用藥量之統計數據,國內製藥廠約佔75%健保使用量,其中包括常用藥品項目(如慢性病用藥….),顯現國人用藥主要由國內製藥廠予以供應,因此,短期並無缺藥危機。
蘇東茂表示,全球的原料藥廠或製劑廠,極大比例仰賴中國及印度(包括原料起始物及中間體)的供應,因此全球原料供應鏈的變化仍待觀察。在新冠肺炎於全球累積人數持續增加下,各國採取的防疫政策進而衍生已經發生的供應鏈延後供應、運輸成本增加等等問題,國內製藥業者雖針對主要藥品大多具原料替代來源,做為風險預防管控因應機制。但基於各國對於原料藥或藥品的政策的不確定性,TFDA於2月15日在法規研擬會議,已有明確的「新增原料來源」審查機制方向,以維業者加速申辦,另一方面,原料進口相關問題亦由經濟部協調海空運相關必要的航站或海運口岸,都是為了減少缺藥風險。
國內製藥業者守護國人用藥的使命,提供優質藥品以維護國人用藥供應穩定,多年來依循 TFDA的規範,於發生缺藥狀況即向「藥品供應資訊平台」通報,配合政府政策以維病患用藥無虞。
►資料來源: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0312003598-260410?chd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