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
  • banner
  • banner
  • banner
 

 
標題
快篩卡關法規 藥廠盼緊急先行
內容

新冠肺炎疫情風暴,台灣防疫政策成為全球典範,不過,攸關產業發展的法規卻未緊跟上路,讓檢測快篩廠商平白喪失良機。生物產業協理會事長李鐘熙表示,衛福部應加速祭出緊急使用許可(EUA),縮短審查產品時程,讓台灣的快篩檢測試劑廠商能趁此良機進軍國際市場。

新冠肺炎疫情風暴持續蔓延,全球已有超過157個國家、逾24萬人確診,除口罩、隔離衣和防護衣等防疫物大缺貨,快速篩檢的市場需求更是強勁。

李鐘熙指出,目前已有不少歐、美、日學研機構和廠商來台尋找合作意願,但因政府還未祭出EUA法規,導致國內廠商產品很難銷售到國外市場,白白喪失台廠可以在國際市場揚眉吐氣的機會。

就初步統計,國內投入這波新冠肺炎的檢測廠商至少有10家,高端已向衛福部申請上市中,而基亞旗下的德必碁則獲歐盟上市許可、瑞磁則是申請美國緊急使用許可(EUA);另外,奎克、瑞基等不少廠商也積極待命,期待政府也能祭出EUA法規,讓廠商能快速加入這場防疫大作戰。

李鐘熙認為,此次新冠風暴,政府的防疫策略打響台灣的知名度,台灣醫療水平和醫療服務再度揚名國際,但產業卻未著沾光,目前台、美雖已宣布要在藥物、疫苗和檢測共同開發合作,但是政府也應該有更彈性的法規協助產業發展。

為了搶搭新冠肺炎的治療和快篩列車,國家隊已經全面總動員,中研院基因體中心成功合成能辨識新冠病毒蛋白質的單株抗體群,開發快篩試劑,15分鐘即能得知結果,吸引不少廠商紛紛尋求合作的機會。



►資料來源: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00323002363-260204?chdtv

出處 工商時報/杜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