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
  • banner
  • banner
  • banner
 

 
標題
13藥品太難訂 食藥署追查囤貨
內容

新冠肺炎全球延燒,各國陷入原料藥斷料困境,國內陸續傳出有社區藥局訂不到部分藥品的窘境,懷疑有醫療院所囤貨。衛福部食藥署宣布藥品管制禁令,醫療院所、藥局採購藥品,須依前一年月平均採購量,額外採購須申請,囤貨要追查。

此外,因應疫情,在口罩日產能提升至平均一千二百多萬片後,國內也將進一步量產防護衣、隔離衣。經濟部長沈榮津昨在立法院表示,國內自產的防護衣經測試效果不輸國外,且價格更便宜,目前已開始生產,第一批十萬件預計三月底就能交貨。

食藥署清查近期社區藥局困難訂貨的藥品,總計十三款,前三名最難訂的藥品,分別為甲狀腺類藥物、心臟疾病用藥、奎寧類藥物等。

食藥署藥品組簡任技正潘香櫻表示,甲狀腺藥物及心臟用藥被列入,主因使用這兩類藥的患者,過去多在醫院取藥,近期改至社區藥局領藥,讓藥局訂貨量增加;至於奎寧類藥物,社區藥局認為,藥廠鋪貨不均,供貨多集中大醫院。

避免醫療院所囤貨,食藥署監測十三款困難訂貨藥品,若醫療院所藥品購買量逾前一年的一成,將被認定有囤貨之虞,食藥署將交給公平會認定。

公平會副主委彭紹瑾說,藥品雖非民生物資,也非防疫物資,但若有聯合哄抬價格、停售產品等事實,將可依公平法開罰最高五千萬元,情節重大可處上一會計年度銷售金額一成以下罰鍰;後續又犯,業者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一億元以下罰金。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120940/4449544

出處 聯合報/陳雨鑫、陳婕翎、羅真、蔡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