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今年公費流感疫苗招標案 4 月底落幕,共有 3 家廠商得標,包括國外廠商賽諾菲、國內廠商國光生 及台灣東洋,其中東洋睽違 2 年再度得標,今年更將首度搶進自費疫苗市場,成為今年營運主要動能之一。
去年及前年因受到政策影響,如世界衛生組織 (WHO) 流感疫苗選株會議,延遲公布疫苗選株決定,全球疫苗生產供貨時程延後,加上東洋是透過代理方式,引進國外廠商疫苗來台,因此在供貨時程遞延下,無法參與前兩年的公費疫苗投標案。
今年因 WHO 提早公布疫苗選株,台灣公費疫苗招標案時程,也往前一個月至 4 月底完成,其中,國光生得標比重約占整體 60%、賽諾菲占 31%、東洋則占 9%。
東洋表示,雖然公費疫苗得標數量較少,但仍可望推升今年營收成長,不過,因自國外藥廠代理來台,成本較高、毛利較低,對獲利成長幅度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