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
  • banner
  • banner
  • banner
 

 
標題
全美生物相似藥市場規模 衝800億美元
內容

泰福生技董事長趙宇天表示,美國是全球醫療支出最龐大的國家,歷任總統關切如何降低醫療支出,又能兼顧美國民眾健康與安全,因此相當重視生物相似藥(Biosimilar)發展,預估市場到了2025年可達800億美元,但是卻可以為美國政府省下醫療支出1,000億美元。

根據IQVIA調查,美國生物相似藥市場規模,自2015年至2020年的六年期間,年複合成長率達到277%,至2020年已近45.8億美元。FDA至目前已核准29項生物相似藥進入市場,這其中不乏跨國大藥廠所推出的產品。

例如,安進(Amgen) 製藥從2010年起投入超過20億美元在10項生物相似藥產品上,雖然門檻高、投資大,但也開始看到逐漸成長及回收;輝瑞(Pfizer)藥廠2019年有三項生物相似藥產品被核准,該公司2020年第4季的生物相似藥營收,就比前一年成長了80%。

趙宇天表示,生物相似藥在美國能夠被接受必須具備三大要件,安全、療效之外,最重要的是價格要便宜。以前兩項要件來看,台灣醫師及民眾對於專利過期的藥品,總認為品質不如原廠新藥,但是這個觀念在美國並不存在。

趙宇天說明,美國社會一向信任FDA的權威性,生物相似藥雖然是原廠新藥之外的專利過期藥品,但是在FDA確保安全及療效的前提下,能通過臨床試驗上市的產品,通常都能獲得美國醫療體系及藥品通路的信任,泰福至今已有兩項藥品完成三期臨床試驗,安全及療效上已通過考驗。

針對藥品價格,趙宇天說明,目前投入生物相似藥的知名大廠,包括山德士(Sandoz)、輝瑞、安進、默沙東( Merck) 、Mylan及Teva等公司,各公司策略不同,有的透過合作夥伴共同開發,有的委外印度或韓國廠代工,也有的公司未專注生物相似藥發展,只有泰福是少數專注生物相似藥且採取一條龍式策略的公司之一,能比其他大廠更具價格競爭優勢。

另外,自拜登總統上任後,延續前總統川普曾頒布行政命令,只購買美國製造之藥品,並提出優渥條件吸引藥廠回到美國。泰福生產線在美國,重點銷售的對象包括國防部、衛生及公共服務部、退伍軍人事務部等政府機構,根據統計,美國防部及退伍軍人事務部2019年花費在採購藥品上達125億美元。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241/5322686

出處 經濟日報/謝柏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