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醫藥原料採購「去中國化」,鹽野義製藥(Shionogi、4507.JP)等日本各家製藥公司紛紛將生產回流日本,期望藉由降低對中國依賴、避免供應風險。
日經新聞1日報導,在醫藥原料的採購上,日本製藥業界為了降低對海外的依賴度、開始出現「去中國化」動向,各家製藥廠紛紛將抗菌劑等一旦短缺將對醫療造成阻礙的品項的生產移回日本,主因中國在醫藥原料的生產市佔率高、過度依賴中國恐有供應風險。
報導指出,日本製藥廠生產回流的對象主要是學名藥用原料。鹽野義將透過旗下子公司Shionogi Pharma在2021年底之前於金個崎工廠導入生產「Cefazolin」等被稱為「Cephem(頭孢烯)系」的抗菌劑原料,並將在2022年開始進行生產,年產能為37噸、並計畫在5年後提高至50噸,所生產的原料將賣給日本學名藥廠。日本學名藥廠原先所需的「Cephem系」原料幾乎全數仰賴進口,其中對中國的依賴度高達約3成。
日本厚生勞動省已將抗菌劑、抗血栓劑等約500項藥物列為醫療領域的重要藥物,呼籲製藥公司要能確保穩定供應。其中「Cephem系」原料被指定為最重要品項,2019年日本國內需求量約50噸,因此若鹽野義據點產能全開的話、就可完全供應日本需求。
另外,明治Holdings旗下Meiji Seika Pharma將在2021年度內開始透過岐阜工廠試產被稱為「Penicillin(青黴素或稱盤尼西林)系」的抗菌劑原料;NIPRO也計畫在滋賀縣內設置「Penicillin系」原料生產設備。
美國總統拜登2月24日簽署了行政命令,將對4大品項供應鏈進行調整,而該4大品項中除了備受矚目的晶片之外、也包含醫藥品。另兩項為電動車電池和稀土。
►資料來源: https://www.moneydj.com/kmdj/news/newsviewer.aspx?a=e7e61259-51c6-4cbf-8368-06542a92a0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