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昕17日召開線上法說,總經理陳佩君表示,隨著一廠完成擴產、二廠明年完工投產、三廠也將動工,國際訂單陸續增加下,看好CDMO(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營收貢獻將在2023-2024年顯著成長。
永昕位於新竹的三個廠區,最快2024年前全數到位,並規劃一廠以臨床前至臨床三期的產品為主、二廠為臨床三期與上市產品生產及充填、三廠是聚焦在細胞基因治療、ADC(生物新藥抗體偶聯藥物)、DNA/mRNA、微生物生產等。
陳佩君表示,近兩年受惠賣斷生物相似藥LusiNex、認列授權金帶動營運轉盈,不過自今年上半年開始,轉型CDMO效益逐步顯現,尤其亞洲客戶比重攀升至9成,包括新增日本、台灣、新加坡等,同時逐步擴大歐美市場。
永昕去年專案總量年增近4成,其中臨床前開發階段的案子共有21件、臨床一二期有6件、臨床三期則有2件,陳佩君指出,預期兩項三期試驗的產品,陸續於2023-2024年上市。
永昕看好全球生物藥開發浪潮下,ADC 藥物、異體細胞治療及基因治療等創新療法備受市場關注,據研調機構統計,去年全球細胞與基因治療市場達到123億美元,預計2026年成長至443億美元。
永昕瞄準趨勢啟動建置三廠,目前已在設計建案,預計明年動工、2024-2025年正式投產,初步規劃以兩棟大樓,分別建置ADC產線與充填線,以及細胞治療產線與充填線、微生物產線。
與兩大次單位新冠疫苗廠洽談 有望爭取代工訂單
總經理陳佩君表示,預計明年完工投產的二廠,可代工生產次單疫苗原液,年產能最大上看10億劑,目前已透過管道與國際兩大廠接觸、尋求代工合作的機會。
永昕二廠已接近完工,陸續導入機器設備進行試產,預計明年投產後,總產能將較一廠擴大3倍,其中,哺乳類生產線初步先建置2條6000升產線,約有14-60次批量、充填線年產則可達120批,未來主要以臨床三期及上市產品生產充填訂單為主。
陳佩君指出,次單位疫苗生產過程,不能與其他細胞產線共用或是在同一空間,否則容易引起交叉感染,而二廠可進行次單位疫苗一條龍式生產,包括細胞培養、病毒純化等,且專廠專用。
國際疫苗廠以美國諾瓦瓦克斯 (Novavax) 與法國賽諾菲 (Sanofi) 的次單位疫苗開發進度較快,陳佩君說,確實有透過管道與兩家國際大廠討論代工事宜,不過傾向生產疫苗前段的原液。
陳佩君表示,未來二廠投產後,以初期6000升產能來看,疫苗年產量約可達3-5億劑、二廠最大可擴至1.2萬升,疫苗年產量約6-10億劑,符合國際藥廠代工需求。
董事長林榮錦補充,國際藥廠注重產品品質與安全性,單一產品要分散到5、6家各國GMP廠且同時能維持產品品質非常困難,因此國際藥廠傾向單一公司或是單一生產線,即可滿足需求。
►資料來源: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705327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7052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