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Taiwan BIO)攜手全球生物技術創新協會(BIO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舉辦的 2021亞洲生技大會實體展4日開幕,蔡英文總統致詞表示,去年台灣生醫產業營業額突破6,000億元,成長7.4%,為強化生醫產業競爭力,政府提出「台灣精準健康戰略產業發展方案」,期待透過跨部會合作,引進物聯網、AI等科技,開發精準預防、診斷及治療照護系統,打造屬於台灣的精準健康品牌。
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與全球生物技術創新協會今年7月19日到28日曾舉線上活動,業者期待的實體展於昨起至7日在南港展覽館展出,除蔡總統線上致詞,前副總統陳建仁也出席與產官學研代表及各國駐台代表處嘉賓剪綵,全球BIO總裁兼執行長Michelle McMurray-Heath也跨海致詞,為活動揭序幕。
陳建仁表示,生醫產業是台灣致力發展的重要產業,這次疫情讓台灣體認到,唯有強健且活躍的生物科技,才能讓國家真正捍衛人民健康與社會福祉。
亞洲生技大會籌委會主席李鍾熙表示,今年大會邁入第三年,國際合作更進一步具體化,目前正積極組織「亞太生技產業國際委員會」,將匯聚台灣、美國、日本、南韓、香港、新加坡、印度、泰國等國,加強各國生技醫藥協會合作交流,積極邀請國外生技製藥、投資者、智慧醫材等產業與會,提升國際產業參與。
李鍾熙說,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平息,生技醫藥產業更要挺身而出,展現檢測、疫苗、藥物的關鍵防疫研發能量。台灣生技產業面臨市場小、資源不足的挑戰,在生技的創新、製造與銷售,都要共同努力和國際接軌,此時若不能把產業擴大,會面臨邊緣化的危機。
Michelle McMurry-Heath指出,疫情再次凸顯生醫產業的重要性,而後疫情時代不會沒有挑戰,病毒、慢性病、癌症、遺傳疾病和社會經濟問題等,都需要解決方案或創新療法。
今年亞洲生技大會實體展系列活動以「疫情中生醫產業再出發」為主軸,有超過13國、650家廠商參與,使用1,600個攤位。並延續實體+線上虛實整合雙軌方式,昨天起至11月10日開放線上展覽館,協助參展廠商拓展國外商機。
大會規劃13項多元主題展區,包括:醫藥醫材、生技服務、生物相似藥專區、智慧醫療、細胞治療與再生醫療、精準醫療及基因檢測、國際醫藥、國際廠商及國家館區、製藥設備與儀器、創新生技及技術轉移、政府生技成果形象展示及學研育成交流等展區。
因應疫情,亞洲生技大會今年先在7月舉辦線上展覽,有300家公司參與、創下近5萬線上參觀人次。
►資料來源: https://udn.com/news/story/7241/58677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