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
  • banner
  • banner
  • banner
 

 
標題
精準治療市場 五年有望成長近一倍
內容

資誠與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共同合作發表《精準健康產業趨勢報告:精準治療》指出,2020年全球精準治療市場規模683億美金,預計2025年將達1,344億美元,5年成長率為97%。

另外,精準治療中占比最大的為伴同式診斷與標靶治療領域,2020年全球市場規模501億美元,於2025年將達977億美元,5年成長率為95%。

而未來成長最快速的為精準診斷領域,2020年全球市場規模116億美元,於2025年將達252億美元,5年成長率高達117%。

至於周邊服務領領域,包含基因檢測服務、資料庫服務、藥物開發相關服務,2020年全球市場規模66億美元,於2025年將達115億美元,5年成長率為74%。

資誠生醫產業負責人林玉寬指出,真實世界數據(RWD/RWE)、AI、數位醫療與個人化創新療法法規逐漸開放,產業投入蓬勃發展。觀察國際標竿廠商,跨域合作與資料整合至關重要,生醫產業需和科技業、數位平台跨界整合,將生醫數據透過AI的分析用於藥物、檢測診斷產品、生物標記開發,並提高臨床試驗成功率。

林玉寬強調,這些國際標竿廠商也更加重視環境、社會與治理議題(ESG)。PwC於2020年底調查全球32家大藥廠,有52%表示將於未來12個月增加ESG投資;另一方面,全球有62%民眾表示對於重視ESG的生醫企業和機構更加信任。開發新興生技藥品幫助提升公衛健康、建立平等包容所有族群的臨床試驗設計、重視資安保護民眾機密醫療資訊等,皆屬全球精準治療產業於ESG已投入之行動。

2021亞洲生技大展(BIO Asia-Taiwan)於11月4日至7日舉行,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PwC Taiwan)與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於今年亞洲生技大展共同舉辦「生物產協2021年會暨精準健康趨勢論壇」,與國內外生醫業者、學研專家、投資經理人共同探討全球精準健康產業發展關鍵趨勢。

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暨生物技術開發中心執行長吳忠勳致詞時指出,疫情中備受矚目的核酸藥物,展現短時間內發展為新冠疫苗藥的實力。後疫情時代面對全球健康挑戰,核酸藥物、基因治療與細胞治療等新興生技產品預計持續成為全球產業發展趨勢。台灣有不少細胞與基因治療廠商,進行中的臨床試驗案件於全球占比舉足輕重,本次利用BIO Asia的平台希望幫助更多台灣生醫公司打入國際市場。

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委高仙桂致詞時表示,國發會提出三大方向幫助生醫產業。首先協助生醫產業數位轉型,加速AIoT關鍵技術研發,推動國產化5G開放網路應用,發展智慧醫療、新藥研發和照護。打造國家級生醫資料庫平台,幫助生醫數據臨床應用。未來更期待發展國家級疫苗製造產線,並建立病原數據資料庫。行政院通過生技醫藥發展條例草案,鼓勵生醫委託製造(CDMO)發展,承接國產新藥的委託製造能量,期待接連政策鼓勵之下催生更多新興生技產品。

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創會理事長黃齊元指出,疫情期間全球IPO與併購趨勢持續。2021上半年美國第一大IPO募資Oscar Health為數位醫療保險數據分析公司,第二大Ortho Clinical為IVD儀器與試劑公司,生醫IPO市場趨勢逐漸走向精準醫療及數位醫療。2020年全球兩大併購案AstraZeneca以393億美金併購免疫與罕病生物藥公司Alexion Pharmaceuticals、Gilead Sciences以208億美金併購癌症新藥公司Immunomedics展現創新藥市場熱度持續。預計若疫情趨緩,全球經濟逐步開放,具有突破性技術和創新選題的公司將持續吸引更多投資人關注。


►資料來源: https://ctee.com.tw/livenews/aj/ctee/A07659002021110515452761

出處 工商時報/林昱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