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新冠疫情蔓延,國家衛生研究院21日邀集中研院院士翁啟惠、陳培哲等等數10名疫苗專家,以及疫苗研發產業重要代表,舉辦「2022疫苗研發Workshop」,參考美國政府曲速行動的精神,建立研發生產的溝通平台,投入新冠疫苗研發。翁啟惠建議朝廣效性疫苗去發展,以因應新冠病毒的快速突變特性。
21日的會議採實體與線上會議併行,由台大副校長張上淳主持,邀請中研院院士翁啟惠、陳培哲、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陶秘華、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長林啟萬、生技開發中心副所長林瓊、國衛院副院長司徒惠康及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長劉士任等數10名專家學者,齊聚國衛院分享國內學研機構疫苗研發現況,並對國內研發現況與次世代疫苗發展方向提供不同角度的看法,期望能凝聚共識作為重要政策的參考。
國衛院表示,有別於歐美有跨國藥廠的資源,台灣研發量能散佈在產官學研各界,為讓2年多來累積的經驗能有充分的交流與討論,國衛院邀集政府官員及疫苗研發產業重要代表,舉辦「2022疫苗研發Workshop」,期望透過會議建構的溝通平台,結合學研界的創新研發量能、產業界生產鏈的快速建立以及政府法規、行政協調整合協助,針對Covid-19疫苗盤點及次世代疫苗未來發展方向凝聚共識與聚焦整合,以發揮國內疫苗研發最大效益。
國衛院院長梁賡義指出,我們必須自主研發疫苗,國衛院是政府的智庫,對疫苗研發是責無旁貸,過去國衛院全力協助國內廠商快篩及疫苗試劑的發展,但過程中,出現了捉襟見肘的情況,加上mRna是個趨勢,如果不把這個平台建立起來,一旦面對緊急量產時,能量將會不足,國衛院在企業家支持下,將成立新的疫苗2廠去研發,面對下一代的病毒,我們該怎麼做?在中研院院士陳培哲的建議下,國衛院召開這次「Work Shop」,集合大家力量來做。
翁啟惠表示,他建議新冠疫苗研發生產,應朝廣效性發展,因為新冠病毒的突變太快了,加上目前的疫苗也不是百分之百的能預防,為了因應這種病毒,所以才考慮是否要研發這種廣效性的疫苗,就像流感,每年都會有突變,所以需要新的流感疫苗,並且要能預測新病毒的發展,這都必須投入研發。
國衛院生物製劑廠承接國家緊急疫苗研製重任,新建疫苗二廠為厚植我國防疫基礎建設最務實的投資。藉由此次會議交流學研各界疫苗研發量能與產業界的製程生產鏈整合經驗,疫苗二廠將與衛福部防疫體系組成我國完善的疫苗自主開發網絡,並配合疾管署防疫中心建置,提升傳染病致病原偵測、確診及分離等能量,銜接後續之檢測及疫苗開發任務。
►資料來源: https://ctee.com.tw/livenews/ch/chinatimes/20220421003073-26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