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華藥受惠旗下罕見血癌新藥在歐美市場拉貨強勁,首季虧損大幅收斂、營收也倍數增長,執行長林國鐘看好,美國保險公司涵蓋率已經達標,整體銷售優於預期,若AOP權利金順利到手,最快今年營運有機會轉盈。
林國鐘指出,美國銷售量已經超過內部自訂的基本目標,並朝高標邁進,且目標族群的保險公司均已洽談,以第一季營運表現來看,美國營收比重達95%,業績季增116%、年增158%,看好明年將持續成長。
除了美國市場外,歐洲市場需求同樣強勁,林國鐘認為,由於新藥拿到藥證前,就開始在當地布局,隨著歐美地區出貨量持續增加,今年全年有機會虧轉盈,明年每股純益一定轉正。
藥華藥為因應未來市場需求,啟動擴產計畫,目前台中廠年產能可滿足 1 萬名病人,規劃年底前增設第二條產線,可提升兩倍以上產能,屆時每年可提供3萬名病人用藥需求,預估2023、2024年將處於營運高速成長期。
另外,台中也將在興建二廠,最快明年動工,需2-3年完工、竹北新廠則會在今年下半年動工、估2024-2025年投產。
至於資本支出方面,藥華藥去年約31億元,今年因應新藥行銷、研發與建廠需求,將會提升20-30%,上看40億元,不過尚未規劃建廠資金費用。
林國鐘透露,隨著新藥布局發酵,營收主要來自美國市場,擬赴美發 ADR,最快今年下半年會開始規劃,但確切掛牌時間仍無法確定。
藥華藥4月營收3.53億元,月增167.5%、年增1078.8%;累計前4月營收6.05億元,年增374.01%,單月、累計營收雙創歷史新高;第一季純益5.41億元,較上季、去年同期收斂,每股虧損1.96元。
AOP提反請求 估仲裁案明年下半年有初步結果
外界關注與AOP仲裁案進度,公司表示,目前對方除了尚未給權利金外,所提出的反請求60億歐元 (約新台幣1890億元) 仲裁費用還在仲裁機構進行中,預期明年下半年會有初步結果。
2009年藥華藥將旗下新藥P1101授權給歐洲公司AOP,由AOP在歐洲進行骨髓腫瘤增生適應症臨床試驗、藥證申請及取得藥證後行銷權利,不過雙方在合作細節產生歧見,雙方2018年進行國際仲裁。
此仲裁案纏訟近4年,去年藥華藥認為AOP違約,向國際商會(ICC)提請仲裁請求AOP賠償20多億歐元,不過AOP反請求60億歐元。
藥華藥指出,AOP提出反請求後,讓案件複雜程度提高,目前公司是沒有繳納費用,此外,除非雙方中間有達成共識,不然仲裁案時間可能會持續下去,預計明年下半年才會有初步結果。
另外,藥華藥依原合約供貨給AOP,並認列權利金收入。執行長林國鐘強調,對方權利金還沒有給,並持續透過律師與對方溝通,僅希望能快拿到越好,此外,目前與AOP採取先收款、再出貨的交易方式,以確保權益。
►資料來源: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874003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873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