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
  • banner
  • banner
  • banner
 

 
標題
〈觀察〉生技投控公司浮上檯面 培育獨角獸將開花結果
內容

生技產業技術研發周期長、風險高,不過隨著政府大力扶植生技產業,加上技術推進、新藥邁入臨床試驗,創投控股型的生技公司近年布局都將開花結果,營運邁向成長期,包括鑽石生技投資培育兩家 300 億元以上的新藥公司、晟德期待 2025 年打造逾 7 個生技獨角獸企業。

台灣生技產業經過浩鼎、基亞案後,資本市場投資生技廠力道低迷,加上生技公司各擁技術,進入領域門檻高,均是投資人不願投入生技產業的原因,儘管疫情爆發,在全球大資金行情下,展現報復性反彈之姿,不過仍有資金缺口。

此外,生技新藥開發時間至少需要 10 年時間,在整體研發周期長、研發過程不確定性高,除了投資人需面臨高風險,相比電子業組成投資控股公司,如日月光投控整合矽品組半導體封測投控集團、大聯大投控整合多家半導體通路商等,生技投控公司並不常見。

隨著疫情加快藥品開發進度,生技投控公司也浮上檯面,其中,晟德轉型成專業生技投資控股公司,也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生技投控集團,培育與轉投資公司超過 20 家,包括中國的加科思,台灣的長聖生技、博晟生醫、永昕等。

晟德 2008 年公司定位為生技工業銀行,在台灣、中國、香港及美國進行投資,並推動 10 多家生技及大健康公司邁向資本市場,預期 2025 年將打造 7-8 個生技獨角獸企業。

另外,即將登陸興櫃的鑽石生技投資,其獲利模式是創造旗艦生技公司,目前主要投資標的共有 10 家公司且已度過黑暗期,醣基與合一市值超過 300 億元,未來會再孵育更多獨角獸生技公司。

除了企業大舉投資生技公司外,生技中心經過兩年,也將成立 20 億元的創投基金,初步規劃延攬逾百名產業顧問,並在眾多生技廠商中,挑選出具備前瞻性的生技公司。



►資料來源: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919492?exp=a

出處 鉅亨網/沈筱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