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逐步進入市場,興櫃藥物傳輸技術開發商瑩碩生技經營團隊預期,明年包括大陸產品銷售、里程碑金、分潤與代工業務,都會同步成長,其中進口大陸的抗憂鬱症用藥是首仿藥,預期明(2023)年上半年前取證,未來將是原廠外第一個上市者,潛在市場上看1億人民幣,2023年將是產出大於投入的第一年,營運開始起飛,2024年爆發。
瑩碩經營團隊將自身定位在藥物傳輸技術開發的廠商,在緩效長釋劑型擁有滲透泵控制釋放系統(CORS)、多功微粒藥物組合系統(COMP)、吸收長效釋放系統(EARS)與奈米晶針劑平台(Nano CIP)四個技術平台,過去幾年因都處於取證前布局的研發累積期,累積研發中的品項尚有20個以上,目前除CORS與EARS分別有3個及1個產品上市,另也與健喬(4114)技術授權降血脂與抗癲癇用藥,開啟多元合作模式。
瑩碩總經理顏麟權指出,過去幾年都處於投入大於產出的耕耘年,但研發費用的成長高峰已過,後續應該進入高原階段,但反觀產出面,隨產品陸續進入取證高峰,將進入產出大於投入階段,看好明年營運起飛,2024年爆發。
他表示,光是在大陸市場,現已有9個合作案進行中,明年台灣製造並授權給當地經銷商的抗憂鬱症用藥,上半年就會取證並開始出貨,該藥品的潛在市場約1億人民幣,該公司是當地的第二家供應商,因該藥品供給者有限、且未進入集採,看好將是明年大陸銷售的第一個成長動能。
另外像是長效降血糖用藥,大陸市場約4、5億人民幣,該公司是大陸當地唯一循P4上市的藥廠,他認為,有信心可以避開原廠專利,明年第三、四季取證並開始銷售,現也開始洽商合作夥伴。而兩個不同成分針對思覺失調症的用藥,都已授權大陸當地夥伴,預期明年底都可能有領證的里程碑金,上市後則會有銷售分潤。
不僅是大陸市場,公司也認為,COMP明年也有產品要送件,另自海外授權引進的商品,也會陸續取證上市,明年藥品銷售動能成長可期。
至於代工業務方面,顏麟權說,受到日本客戶藥證轉至韓國藥廠影響,部分訂單遞延,但轉證完成後已採三班制替客戶趕工,明年代工業務將在固定費用增加有限下,營收與稼動率大幅提升。
而今年受到疫情邊境管制影響的授權收入,隨國門打開,也將重啟動能,除中國市場外,瑩碩在日本與韓國市場也分別有4個與2個品項的受託開發案洽談中,預計明年可進入簽約階段。而在東南亞市場也有6個合作案進行中,其中腎科用藥已於今年順利在泰國、菲律賓成功取證,預計明年開始出貨。
法人預期,瑩碩今年營收可望再拚高,下半年將順利轉盈,明年營收成長幅度更勝今年,且毛利率與營益率改善空間更大。
►資料來源: https://www.moneydj.com/kmdj/news/newsviewer.aspx?a=92a19ce2-f605-4a6a-a7b3-98467726f9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