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
  • banner
  • banner
  • banner
 

 
標題
疫情下生醫研究更顯關鍵 石崇良:修法促新技術商轉
內容

醫藥科技領域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更加受到關注,永信李天德醫藥基金會今舉行「永信李天德醫藥科技獎頒獎典禮」,衛福部次長石崇良出席致詞時表示,政府已修法鼓勵醫藥科技領域投資,目前產業投資6大生醫、醫藥等領域時,不再受20%資本額的限制,希望研發的新技術能夠更快速對接醫療領域,並快速實現在商業運用上。

政府討論《醫療法》第35條的修訂從9月開始討論,過去醫療法人投資單一公司資本額上限為20%,但為鼓勵生醫科技領域投資、發展,放寬了相關限制,該法12月6日已上路。

石崇良表示,所有研究都是醫藥發展的基礎,更為國家重要競爭力,尤其疫情期間,「如何導入科技創新研發能力」、「疫苗取得」、「藥物取得」、「檢測方式」都需要背後學術界長期的研究基礎,才能在海嘯般百年大疫來襲時,快速研發出成品,及時提供防疫工具到第一線,因此所有的研究者、得獎者都是新冠疫情下的無名英雄。

石崇良說,今年一月新修訂的「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就是為了獎勵精準醫療、數位醫療、再生醫療相關領域的創新技術,不再侷限於新藥、高風險醫材的製造,希望能夠鼓勵相關領域的研發,也提供稅賦上的優惠。

「產業法人投資生醫相關6大產業,將不受20%資本額的限制。」石崇良表示,未來研發結果將可快速對接醫療領域,快速技轉、育成,凡經過主關機關同意,醫療法人要進行技術轉移時不會受到相關限制,未來也希望能針對公立醫院、學校進行相關鬆綁,盼研究結果能更快速轉化成商業運用,增進國家競爭力。




►資料來源: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6841686
出處 聯合報/鄒尚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