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速兩岸保健食品交流,台灣保健聯盟協會28日正式成立,前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指出,期許兩岸透過民間協會的對接,推動貿易、投資、技術至建立品牌的合作,並與官方單位相輔相成;中國保健協會理事長張鳳樓則期許,該會能提供兩岸會員在法規/法律/政策/報批等層面的交流,以求在兩岸高齡化社會下的雙贏。
江丙坤指出,相較於兩岸在電子產品多已處於競爭關係,保健食品因還處發展初期,大多還在優勢互補階段,特別是台灣與大陸都將生技醫療產業列為重點輔導的新興產業,前景更大。在保健食品的商機部分,在兩岸同步進入高齡化社會下,需求將快速成長,另一方面,一般人為追求健康不生病,對於日常保健的重視也日益增加。
江丙坤說,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協議,已給予雙方在生技醫療產業合作的框架,包括中藥材、新藥及醫材的相互認證等,算是基礎的發展平台。而民間協會的對接,主要則是希望在官方的框架下,尋求貿易、投資、技術合作,甚至共同建立品牌。
而此次率團來台的中國保健協會,先前是由三個協會於2003年合併成立,目前會員數達1千家,其中不乏在香港及大陸掛牌的保健食品廠。張鳳樓指出,民間協會的對接,是希望尋求在法規、法律乃至政策的交流,包括報批程序的諮詢輔導等,如果雙方會員間產品具互補性,也可相互補強,共拓市場。
先前曾於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SFDA)服務過的中國保健協會高鵬也指出,台灣保健食品進入大陸市場,最常見的就是兩岸法規不一致,乃至於檢設方法、安全標準等技術要求不同,未來也期許透過產學研及政府的合作,加強交流,加快市場准入的動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