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西藥製劑產業關鍵技術內的蛻變進軍全球市場
我國西藥製劑產業大多以生產製造學名藥為主,以國內市場為主要目標,屬於內需型產業,受到國內健保藥價逐年調降影響,又面臨許多國際大廠之競爭,使得國內西藥製劑產值逐年下降。隨著全球人口高齡化的來臨,醫藥品的需求日益增加,美國、日本等許多國家為了節省醫療支出,紛紛鼓勵使用學名藥,此乃我國西藥製劑產業進入國際市場之最佳時機。同時,我國已於2015年全面實施PIC/SGMP,屬現今全球最嚴謹之製藥優良製造規範,此措施等同我國藥廠生產之藥品品質已與世界各國一致。
有鑑於此,經濟部工業局委託「經濟部產業升級轉型服務團-傳產北分團」的成員財團法人醫藥工業技術發展中心(簡稱藥技中心)協助西藥製劑產業國際化,以技術輔導、組成外銷策略聯盟、參加國際大型展覽及舉辦國內外業者商談合作媒合會,協助我國製藥業者進入全球市場。
一、透過產業技術輔導,增加產品之國際競爭力
透過藥技中心開發之關鍵技術,協助業者開發創新利基產品。其中利用口崩傳輸控釋技術開發口崩錠藥品,已成功技轉業者並且上市,如生達的阿茲海默症用藥與意欣的精神分裂症用藥,此技術可解決老人與小孩病患的吞嚥困難。另一關鍵技術為標的控制釋放技術,協助禾伸堂生技開發治療直腸部位發炎藥物,屬於全球新劑型藥品,目前已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核准進行第二期人體臨床試驗。
二、組成外銷策略聯盟,協助業者了解國際市場
因應外銷市場之管理法規與產品需求之不同,外銷策略聯盟分為美歐、日本與東協加大陸等3個。藉由聯盟廠商間之經驗分享,並邀請國外專家來台與聯盟業者座談,協助業者了解外銷市場之需求、管理法規、與國外業者合作時應注意之事項等,提升我國業者進軍國際市場之能力。
三、參加國際大型展覽與商談合作媒合會,提升國內藥業國際知名度
藥技中心與國內業者組團,以台灣主題館「台灣醫藥品聯盟(TaiwanPharmaceuticalAlliance)」名義參加世界大型展覽,包含歐洲 CPhIWorldwide、日本InterphexJapan與美國AAPS科學年會暨展覽等。每次展覽除有300人次以上參觀洽詢,亦有國外業者與我國業者進行商談,大幅提升台灣製藥業之知名度,有利國際市場之拓展。另舉辦媒合會,邀請國外製藥廠、通路商及代理商與我國業者進行洽談合作事宜,與其初步接觸後,後續再邀請來台進行合作商談,如杏輝與日本大東合作開發抗癌針劑並興建第二棟針劑廠、友霖與日本合資興建癌症針劑廠等。
四、推動台灣西藥製劑產業邁入國際市場
透過政府的支持、法人的輔導與業者的努力,我國西藥製劑出口值於2010至2014年間,從新臺幣63億元成長至118億元,並有57家西藥製劑廠將產品外銷至37個國家,西藥製劑產業升級轉型已有初步成效。
回顧國際化推動之歷程,大多數業者對於如何進入國際市場毫無經驗,透過藥技中心從邀集業者組成外銷策略聯盟,規劃外銷擴展之策略,藉由國際參展來推廣台灣製藥之優良形象,吸引國外業者合作,提升台灣製藥產業之知名度,進而鎖定外銷目的國,找尋國外業者來洽商,以協助業者進入全球市場。透過持續參展讓國外業者深入了解台灣藥廠之產品與技術,進而與我國業者進行合作,包含委託代工與研究開發,例如杏輝、南光與信東等藥廠在日本市場的外銷成果極為豐碩,並帶動日本主動邀請我國生技醫藥業者洽談更進一步之合作,包括共同開發全球市場之可行性。
美國是全球最大之藥品市場,透過藥技中心的輔導(參展、商談、法規與GMP輔導),已有7家業者(生達、信東、永光、莊松榮、中化、友霖、南光)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查廠,並有6家業者申請美國藥證共22張,其中友霖更已取得2張美國藥證,可於美國市場銷售。期望透過政府持續推動製藥產業升級轉型,促使台灣藥品能順利躍升國際市場,帶動產業蓬勃永續發展。(資料來源:經濟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