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生技業「奧斯卡」獎的台灣醫藥發展基金會(TBF)獎座,昨(23)日揭曉,由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吳漢忠、台灣大學徐善慧及詹迺立教授獲獎,每位講座獲得新台幣2,500萬元研究獎金。
TBF是由中研院院長翁啟惠在2013年發起,結合潤泰、台新金、中天集團和浩鼎董事長張念慈、歐科生醫技術長許照惠等人成立,以培養生技醫藥人才、智財權保護和技術移轉為宗旨。
頂著翁啟惠的光環,TBF一創立就有鑽石投資基金允諾捐款3億元,並在第一年就先出資1億元,另外2億元則分10年、每年捐款2千萬元。3年來,TBF集結企業家共同支持人才培育下,已投入3.75億支持15位科學家,為台灣生技人才儲備新能量。
翁啟惠表示,基金會和培育人才機構若徹底執行,對產業的發展一定有助益,但現有的支持機構有些是有年限,有些則是金額不大,或沒有國際知名度,無法形成誘因!不過現在台灣已有一個受矚目的唐獎,獎金也遠比諾貝爾獎高,這對台灣在國際曝光度有絕對加分。
TBF 常務董事路孔明表示,基金會最重要的宗旨就是人才培育計畫,包括在學研機構設置講座教授、補助研究計畫和出國進修等;其中學術講座的設置,更打破國內傳統模式,由基金會提供講座每位2,500萬元研究經費,以每年250萬元發給,為期十年。希望能夠讓每位講座能有穩定的經費專心研究並傳承培養生醫人才。
備受關注的TBF講座,今年度三位講座是由台達電子榮譽董事長鄭崇華、中天生技集團董事長路孔明等三人分別捐贈2,500萬元,得獎者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吳漢忠、台灣大學的徐善慧及詹迺立教授將在今(24)日接受頒獎。
培育生技人才 企業動起來
扶持生醫產業,企業界全面動起來!台灣生技醫藥發展基金會(TBF)講座贊助人,也由原本的潤泰、中天、金控集團等延伸至科技業,並由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率先響應。中研院院長翁啟惠表示,期待人才培育機制發酵,開發年輕人的創意和創造就業機會。
翁啟惠表示,生技醫藥是台灣未來重要產業,人才的培養對國家長期發展有關鍵性影響,但卻是短期內不易看見成效的投資,因此需要有心人的支持,TBF能吸引生技業者和企業集團願意出資一起培育人才,這是很可喜的現象,也希望這個共識能滾動至其它產業。
除了唐獎外,應該是國內最大獎項的TBF講座,成立3年內,除了原本在生技布局就十分積極的中天和潤泰集團外,台新、玉山也都加入贊助行列,另外,浩鼎董事長張念慈、中天集團董事長路孔明和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的自掏腰包捐款,指標意義濃厚。
翁啟惠認為,國內生醫產業不管是在研發能量、藥證、資本市場都已逐步展現效益,TBF只是個推波的種子,希望這個種子能散播的更深更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