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生技醫藥能否成為新南向政策的優勢產業?大仁科技大學舉辦「製藥與食品生技產業聯盟暨工業藥學教育論壇」,邀請40名生技醫藥企業主參與。東南亞10國各有各的法規、稅務、金融制度,業者希望國家力量幫忙調查研究、找行銷通路,新南向才有活路。
2015年台灣對東協國家出口佔出口總值18.1%,僅次於中國大陸,至今年底台商投資達869億美元。不過東南亞國家存在種族文化差異、排華情緒、大陸影響等因素,南向挑戰性很大。
以藥學起家的大仁科大因此舉辦論壇,從政府政策以及產業技術現況,分析探討我國生技製藥、美妝及食品產業南向的挑戰與突破,邀請業者共同討論,並希望蒐集意見給新政府建言。
立委林岱樺坦言,新南向政策目前仍是邊走邊規畫,雖有很大的市場,但是否吃得到還是未知數。她說,東南亞各國存在很大差異,光是藥品、醫療器材、保健食品等在法規上的認定就很不同,需有清楚的市場調查,這部分非由單一廠商能應付,該由國家力量進行,行銷通路也是。
大仁藥學暨健康學院長陳福安說,學院內有7個科系,包括藥學、食品、生物科技等若能跨領域整合研發,將激發更多創意。台灣藥學會理事長李志恆說,現在藥學教育及學生畢業工作,大多走向藥劑師等臨床藥學領域,需要更多人才進入製藥等工業藥學領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