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景*-KY宣布,旗下抗生素新藥「太捷信R」健保價已於1月1日生效並正式開賣,該新藥獲健保每顆支付180元,是本土第1個獲健保核准的新藥,也給了「天價」,指標意義濃厚!執行長許明珠表示,此舉有助於國人研發的新藥成功走向國際。
太景亞洲區行銷長黃國龍表示,太捷信R已積極在台灣區準備陸續進藥到各大醫院,首波以台大、榮總、三總、長庚等醫學中心為主。
另外,中國地區,太捷信R口服膠囊已在河南、天津、山東、廣東、浙江、遼寧、湖南、重慶等8省市掛網,成功進入80家醫院,也積極進行進入中國醫保目錄的議價程序。
太捷信R是在2014年取得台灣TFDA核發口服劑型上市許可函,也提出第1次台灣健保藥價核定申請。不過,當時國內新藥幾乎很難拿到健保價,即使拿到也是「超低價」,2015年時健保局一度也有意核發給寶齡高磷血症新藥的健保價是每顆僅2元,相對美、日保險給付的60元,健保藥價的損己策略,也讓新藥廠怯步,太景也自行撤件。
2015年「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BTC)提出建議,應放寬全民健保給付條文17條之1「臨床療效有明顯改善」至「未滿足醫療需求」(unmet medical needs),鼓勵台灣研發的新藥與新醫材,並讓他們有國際競爭空間。2017年2月修正案通過,太景隨後於3月再次申請健保藥價核定,並以支付價格訂定方法參考成本計算法申請。
許明珠表示,若以開發成本計算,太捷信每顆的成本約600元,此次健保核價180元,將有助於進軍國際市場,預期隨著知名度打開,太捷信在2020年以前將可望達到銷售高峰。
太捷信R是太景第1個成功上市的新藥產品,新型不含氟喹諾酮抗生素,具有廣效抗菌譜,可有效對抗有「超級細菌」之稱的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肺炎鏈球菌等多種難治的抗藥性細菌,具有不易產生菌株抗藥性的優勢。
除了口服劑型外,太捷信注射劑型在大陸已完成三期解盲,2017年5月已向中國藥監局(CFDA)申請新藥上市查驗登記NDA,力拚2018年取證;而台灣地區也在解成功後,現正積極整理資料中,準備在今年衛福部(TFDA)提出注射劑型的上市申請。
太景新藥開發 馬不停蹄
太景*-KY研發新藥馬不停蹄,繼治療社區型肺炎抗生素新藥太捷信(奈諾沙星)成功上市後,目前正積極開發新適應症;另外,C肝伏拉瑞韋、幹細胞驅動劑的布利沙福(TG-0054)也加速在兩岸進行臨床。
太景亞洲區行銷長黃國龍表示,太捷信在大陸銷售已開始展現效益,去年12月銷售就賣出2,870盒(每盒6粒裝),預期2018年的銷量將放大,業績會明顯展現;該藥因用於社區型肺炎療效不錯,目前合作夥伴已在大陸開發複雜型皮膚軟組織感染的新適應症,而台灣也會發展新適應症。
新藥開發報喜的太景,目前太捷信口服膠囊除已取得台灣健保核價,1月1日開賣外,注射劑型三期臨床解盲亦都順利達標,大陸有望今年取證,台灣亦有機會在2019年上市。法人表示,太捷信在兩岸市 場規模合計約60億元。
另外,抑制C肝病毒蛋白酶的TG-2349,太景在2016年即以伏拉瑞韋大中華區專利所有權作價,與東陽光合作,並取得新公司「東莞東陽光太景醫藥公司」股權 ,成功達到智財權商業化效益。
太景表示,透過該結盟方式,太景不僅順利進軍大陸,且透過股權移轉、處分部分股權也取得2,000萬美元現金回收。目前太景除了有現金收益外,也將繼續持有新公司40%股權,未來亦享有C肝新藥在大中華區開發上市的營運收益。
2017年太景營收5.53億元,其中5.14億元,即是來自於9%股權移轉的實現利益,也帶動太景前3季EPS1.22元,首度轉虧為盈。至於,幹細胞驅動劑的布利沙福(TG-0054)也在美國、中國進行二期臨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