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
  • banner
  • banner
  • banner
 

 
標題
官民合作 打造「生技台積電」
內容

生技募資寒冬,國家基金助陣。台灣生技資本市場募資不易,不少興櫃生技公司甚至因此退出市場,反觀台康今年兩度募資均順利完成,共募得12億元,第二次一口氣籌得8億元,且主要資金都來自泛公股國家基金,業界表示,這顯示政府扶植生技台積電的格局已形成。

台康於2013年9月上旬宣布成立,由生技中心旗下的蛋白質藥物先導工廠分割而來,當年由國發基金領投,結合民間資金共同成立,成立的當天,官民大股東即共同宣示,要將台康打造成「生技台積電」。

業界指出,所謂「生技台積電」並非隨意類比,台積電是全球晶圓代工的龍頭,而晶圓為電子產業的上游的關鍵,相對於生技產業,蛋白質藥物為全球市場規模最大的藥物種類,而蛋白質藥物的設計與製造廠,則扮演類似電子業之晶圓代工廠之角色。

台灣在20年前已倡議要由政府打造世界級的蛋白質藥廠,惟當時客觀條件未成熟,如今全球蛋白質藥物市場持續成長,且全球大廠更是積極投入蛋白質相似藥市場的競逐,台灣此時扶植具代表性的生技公司,以國家隊的力量讓台灣生技產業儘速進入國際版圖,令人振奮。

台康表示,該公司今明兩年接受委託設計代工生產(CDMO)業務將會持續成長,目前旗下有四個2,000升發酵槽,因應代工訂單成長需求,明年起將持續擴充產能,一到兩年內將擴充到12顆發酵槽,正式邁向商業化產能階段。

出處 經濟日報/黃文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