晟德集團董事長林榮錦26日說,台灣生技公司發展新藥有兩大關鍵,一是要找到公司的定位,因為這影響到未來所有的發展策略;二是不一定要自己從頭做到尾,必須要借重全球資金、資源,發揮互補作用,共擔風險,共投資源、共享成果,才能在全球生技業突圍。
林榮錦昨出席本報主辦的「2018生技論壇:生醫產業大投資」,以「生技全球投資整合新思維」為題演講,分享他多年經驗,他強調,台灣生技新藥公司有三個必須,公司必須重新定位,創業家必須找出解決問題方法,經營的觀念必須改變,才能面向國際。
他以晟德集團旗下順藥為例,將順藥再定位,引進國際合作夥伴,用夥伴的資源,共同開發產品,並以國內學研界的資源作為未來候選藥物,增加產品項目,因此順藥未來將成為台灣新藥公司中,學研早期新藥項目的最佳港灣(Harbor)。
他強調,台灣過去會追逐重磅級產品,對外技轉很貴的技術,其實,反觀國內的學研界就有很好的能量,現在的晟德集團就試著用很合理的成本,與學校技術在很早期的時候,就讓學界與產業界無縫接軌,彼此共享最大的效益,而這也是定位後的發展策略。
生技最大的問題在於投資期長、風險大,林榮錦說,由於風險大,對未來有極大的不確定性,一顆藥成功能使人一夕變首富,但這一天卻無法預期,因此如何平衡風險與現金流,是成敗的關鍵之一,借重國際夥伴的資源就是很好的手段。
對新藥開發而言,技術誠然重要,但速度更重要。以技術而言,若不是市場首見藥物(First in Class)就必須是同級最佳藥物(Best in Class),而速度就是上市及銷售高峰的時間。
林榮錦指出,第一個到達市場的產品,就能界定市場標準,第二個上市的產品,不管你產品再好,仍只能跟他比,最壞的結果是,臨床試驗永遠做不完,商品價值一再探低。
因此從銷售看,產品專利到期前達到銷售高峰的時間非常重要,他建議台灣生技公司產品上市之前,必須與國際大型夥伴合作強化行銷,若僅是靠自己,恐怕曠日費時,產品會提前陣亡。
花第一塊錢...就要確定買家
晟德集團董事長林榮錦強調生技公司經營必須謹記三個觀念,一、未學買先學賣,二、不要急著找不適當的錢,三、要有今天的知識明日就變常識的體認,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林榮錦指出,在新藥開發來說,公司花投資的第一塊錢起,就要確定誰是買家,因此,產品開發的目標要很清晰,市場在哪裡要先弄清楚。因為股東沒有義務一直投資,自身的商業能力必須強化,在開發產品的當下,就知道誰是買家。
生技公司找夥伴很重要,林榮錦表示,不論是資金還是產品開發,找到對的團隊及早引入策略投資人,固然是產品成功的主因,但絕對不要「急著找不適當的錢」,一定要找到能對公司加值、提升競爭力的夥伴。
此外,生技公司必須不斷學習與創新,林榮錦強調,在生技產業,今天的知識就是明天的常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