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鼎昨(12)日宣布,該公司與中央研究院及中研院前院長翁啟惠團隊合作,於《美國國家科學院期刊》(PNAS)發表論文,證明Globo系列抗原與癌細胞存活有極大關聯,為浩鼎Globo系列標的抗癌新藥機轉找到學理基礎,具有指標意義。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與Cell、Nature、Science並列為世界四大名刊,於 1914年創刊,為百年經典期刊,經研究證實,存在於癌細胞表面的Globo系列,包括SSEA3、SSEA4及Globo H等醣脂(glycosphingolipids, 簡稱GSLs) ,與癌細胞的存活(survival)確有極大關聯。
業界指出,這是生技公司與中研院攜手發表論文,並獲美國國家級機構發表的首例,將有助於浩鼎新藥臨床試驗方向更聚焦,對公司價值也將有一定加分作用。
以Globo系列為標的的浩鼎新藥,如OBI-888、OBI-999等抗體,只要針對Globo-H和SSEA4這兩個標的高表現的癌症用藥,以壓抑或去除Globo-H和SSEA4,就可造成癌細胞凋亡;因而,此研究結果提供Globo系列與腫瘤進程和凋亡關聯性的學理基礎,亦開啟乳癌治療新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