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
  • banner
  • banner
  • banner
 

 
標題
合一、泉盛合併 強打國際盃
內容

生技產業整併潮持續登場!中天集團旗下合一生技與泉盛7日宣布合併,該案與市場期待合一取台灣藥證或大陸授權有落差,預期將衝擊8日股價;但法人認為,兩家公司在擴大新藥平台和品項後,將有助於增加授權談判籌碼,攜手打國際盃。

合一、泉盛兩家公司合併後,實收資本額擴大為36.49億元,合一為存續公司,合併換股比率為泉盛1股換取合一0.602988股,合併基準日暫定為108年9月1日。

面臨結構性調整的生技產業,今年在生寶集團旗下生控、瑞寶撤興櫃,北極星經營團隊重組,總經理吳伯文走人;而先前晟德集團已先盤點旗下事業體,並重新架構定位後,合一、泉盛的合併被視為必然,市場對消息面期待值較低。

專攻植物新藥的合一,旗下ON101糖尿病足部慢性傷口潰瘍(DFU)新藥,已向台灣TFDA提出新藥查驗登記(NDA)申請,並分別於大陸及美國執行第三期國際多中心(MRCT)人體臨床試驗,今年第二季將提出歐盟三期臨床申請。

泉盛則致力於抗體及適體新藥開發,擁有自行建立之全人源抗體庫,旗下Anti-CεmX抗過敏抗體新藥(FB825),已完成美國FDA第一期人體臨床試驗,與台灣第二期異位性皮膚炎探索性臨床試驗,並取得美國FDA過敏性氣喘、高IgE症候群,異位性皮膚炎也分獲台灣和美國核可進行二期臨床試驗。

中天集團董事長路孔明表示,合併將使研發結構更為完整,不但擁有較接近進入市場之國際級新藥,也具有短、中、長期發展的自體免疫,與腫瘤新藥產品線及關鍵平台技術。

路孔明:對內整合 對外收購

台灣生技的整併潮來了,中天集團董事長路孔明、晟德集團董事長林榮錦均認為,台灣生技產業要壯大,必須整併,包括對內整合、對外收購,才能打世界盃。

路孔明昨(7)日表示,現階段台灣生技產業必須積極整併,才能打國際盃,由於中國大陸的生技公司透過不斷併購已經愈來愈大,未來,台灣的新藥公司若要以單一產品搶市,在台灣或許能有一席之地,但要打國際市場則沒有機會。

台灣生技產業經歷逾20年的發展,業界指出,前幾年台灣資本市場蓬勃的時候,單一品項即可成立新藥公司並在市場順利籌資,但此階段已過,未來只有不斷整併,才能壯大自身的競爭力。因此,近兩年台灣生技業透過整併他人或被收購,以轉進下個里程碑,近期以中天、晟德的內部整併尤為指標。

路孔明表示,過去因為中天旗下有許多好的產品,早期因集團財務能力不足,因此必須分割,到資本市場募資,讓這些好產品能夠持續開發,過去的分割並非錯誤,現在的合併也是未來的策略考量。

路孔明強調,去年他就指出,未來生技公司將進入「大者恆大的時代」,因此台灣生技須整併才有能力進軍國際,路孔明表示「若有好的公司願意跟中天、合一合併,我都歡迎,甚至讓對方來主導,我都願意」。

出處 工商時報/杜蕙蓉、經濟日報/黃文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