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防原廠藥出走 健保擬保障藥品「地板價」2元起跳
內容
健保逐年砍藥價讓藥廠吃不消,日前抗憂鬱藥物「百憂解」和抗生素「泰寧注射劑」都傳出停止供貨。對此衛福部中央健保署澄清,百憂解至少會供貨到今年底,泰寧注射劑也會持續供貨給合約院所;另因應本次風波,健保署也提出檢討措施,擬保障藥品「地板價」至少2元以上,避免「藥比糖果便宜」事件重演。
自2013年二代健保上路以來逐年例行調整藥價,最新一次藥價調整共調降7470項藥品給付價,調升品項66項,平均調幅3.5%,每年可替健保省58.3億元,新藥價將於下月起實施,卻屢次傳出有原廠藥不堪砍價將停止供貨。如百憂解錠20毫克從2.08元砍至1.96元,泰寧注射劑500MG從351元降至322元。
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藥廠代表日前來訪,澄清並沒有退出台灣市場,是通知通路商的誤會,百憂解至少會供貨到今年底,泰寧注射劑也從未說要退出台灣市場,合約院所會持續供貨到明年,但2家藥廠都希望若健保能給予價格保障,即可持續供貨。
但李伯璋坦言,健保藥價調整機制確實不夠細緻,應予廠商或醫院溝通,哪些藥品屬不可取代、排除於調價範圍之外,該署也著手檢討,整理哪些藥品價格偏低、近年要價變化、是否有學名藥可取代、各級院所使用的藥量與販售價格。
李伯璋說,累積足夠數據後,估計近期將提至健保「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討論,研擬制定藥品的「地板價」,初步預計約2到3元,不讓「藥比糖果便宜」事件重演,讓本土製藥有合理利潤發展生技產業。
李伯璋表示,目前全年健保藥品總額共1800億元,目前已透過雲端藥歷等方式減少重複開藥浪費,若成功控制藥價總額飆漲,可望免調整藥價。
健保署科長連恆榮表示,依《健保法》規定,若健保收載藥物要退出,必須在6個月前通知,但目前該署都未收到任何藥廠發出相關通知;該署也透過中華民國開發性製藥研究協會(IRPMA)通知各藥廠,若有不供應的藥品,應依規定通知。
出處
蘋果日報/江慧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