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認為,阿茲海默症成因在於乙型澱粉樣蛋白於腦中堆積形成斑塊,造成記憶認知退化。此假設促使許多藥廠針對此問題研發新藥,但後來卻因試驗成效不佳而紛紛喊停。日本瑞穗銀行(Mizuho)分析師薩伊德(Salim Syed)直言,由於羅氏與Biogen等藥廠相繼停止相關藥物試驗,導致乙型澱粉樣蛋白的假設遭到質疑。但研究人員駁斥表示,雖然這類藥物沒有成功紀錄,但這並不代表「鎖定該蛋白進行治療」的假設錯誤,真正重點在於治療時機早晚。以aducanumab為例,該藥物鎖定對象是出現阿茲海默症早期徵兆的病患。事實上,即使病患僅出現極輕微患病徵兆,此時服用這類藥物已然太晚、治療效果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