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
  • banner
  • banner
  • banner
 

 
標題
友華海外大布局 啟動
內容 友華總經理蔡孟霖表示,公司正啟動「海外大布局計畫」,鎖定新南向(東南亞)、美國市場,從國際合作、設立子公司到人才培養、扎根,管理系統的建置都將全面進行,目前已有初步成果。

蔡孟霖指出,友華將以成為指標性的國際醫藥集團為目標,同時營運獲利都要能繼續成長,以下是專訪紀要:

問:友華未來三到五年內的營運策略?

答:未來三到五年的重點主要是「海外全面大布局計畫」,確定聚焦在美國、新南向市場;至於產品方面則是醫藥、醫美與奶粉都將同步進行。根據細部規劃,美國市場將以藥品,即子公司友霖旗下的新藥產品銷售為主;東南亞則包括集團旗下藥品與奶粉(卡洛塔妮)。在銷售的做法上,美國會先與當地通路商合作(經銷),以利打開市場,而新南向市場則是自行建構銷售團隊,以獲取最大利潤。

問:當前新南向市場有哪些布局,未來的做法,將遇到的挑戰?

答:友華在1996年就進入東南亞市場,從新加坡做起,現在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已逐漸站穩,下一步要搶進泰國、印尼、越南、緬甸、柬埔寨。基本上友華為強化在亞洲市場的銷售能力,每一個國家都是自組銷售團隊,較能控制利潤,等於是自產自銷。

市場布局包括從設公司、找人、培養人才、藥品查驗登記等方面都自己來。早年友華在東南亞確實有些挑戰,最大的是文化差異,但多年來已經累積菲、星、馬的經驗,在經營管理上應無太大問題。

問:看好東南亞市場的原因?

答:以奶粉為例,印尼、越南、緬甸是未來三到五年聚焦的市場,其中印尼有2.5億人口、越南9,000萬人、緬甸有6,000萬人,加上出生率相對較高,奶粉市場就大有可為。

取得美國藥證 聚焦利基產品

問:如何看待美國市場,未來的布局策略?

答:多年來在子公司友霖的努力下,陸續取得美國藥證,而在新任總經理羅麗珠領導下,銷售成績也逐漸顯現。近期友霖在美國陸續取證,美國藥證已經有五張,都是聚焦有大利基的「慢性病」產品,近期又拿到抗感染用藥銷售許可證,也將開始布局。

美國主要以「經銷」方式打入,目前與Teva等多家大型通路商合作,今年在抗感染口服藥的加入下,預期營收獲利有望進一步拉高。去年友霖在美國的營收僅幾千萬元,占去年合併營收2.69億元比重仍小,但當前友霖的美國在手訂單就有1億元,今年美國市場占比應能突破三成。

至於藥證,未來規劃每年能夠在美國申請兩到三張藥品查驗登記,目前有兩個產品正做臨床試驗,也是高血壓的產品,最快今年底前送申請藥證。

終端商品熱銷 營運動能穩定

問:大陸市場也是重點市場,近期的規劃?

答:以友華營收占比來看,東南亞當前占三分之一,大陸也有三分之一,美國占少部分,而台灣已經降到五成以下。未來也不排除以既有的產品,搶進大陸、日本市場。其中大陸正在洽談合作,因為大陸的「一致性評價法規」鼓勵藥品上市,因此友霖將以美國藥證的利基進入。今年預期先申請兩到三個產品,只要美國有核准的產品,都會遞件向大陸主管機關申請藥證。

問:友華創立迄今37年,且連年營運成長上,主要的秘訣?

答:製藥業經營重點在方向與策略,董事長蔡正弘會及早訂下目標、嚴格執行,友華最強的領域在銷售管理,對新的市場經營管理穩健,因此能維持海外市場獲利持續擴大,甚至優於台灣市場。

另外,事業體多元化,終端產品銷售選題能力強,例如奶粉,卡洛塔尼品牌從90年代開始銷售,每年都為集團帶入穩定的成長動能,可補足長線藥品開發事業的不足,有助穩定支撐集團營運。

出處 經濟日報/黃文奇